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15日電 題:呼格吉勒圖案再審宣判現場側記 作者 李愛平 張瑋 晨曦微露,寂靜的呼和浩特此際鮮有行人出沒,但在山丹小區一間普通民居內,李三仁和尚愛云老兩口卻早早起床熬奶茶、做早點,靜待一個“神圣時刻”的到來。 兩位老人是內蒙古呼格吉勒圖案件的家屬,自11月19日內蒙古高級法院宣布該案啟動“再審”程序后,這個家里便變的不再平靜,家里的電話成為熱線,年弱多病的李三仁無奈將同樣的話多次重復的告訴前來采訪的記者。 12月15日,這個家庭的“不平靜”再次升級,此前通過內蒙古高院得知今日8點30分將要給家屬送達此案重審判決書的30余名記者,架著“長槍短炮”,守候在這間局促狹窄的民居內。 為了節省空間,李三仁和尚愛云老兩口只得將家中的茶幾放置在窗戶邊一個角落。擔任該案代理律師的苗立坐在另一間屋子,眼角發紅,聲音嘶啞的說:“期待好消息吧。” 好消息來得讓現場守候的記者們有點“不知所措”,當時鐘指向8:30分之時,一直在門口等待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車輛的記者們,猛然間發覺在客廳內內蒙古高院副院長趙建平已經帶隊來到現場,開始宣讀重審判決書結果。 “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 在所有在場人員屏息凝聽下,趙建平這個聲音的出現似乎一下子將空氣凝結,李三仁和尚愛云的表情并沒有出現預想中的“放聲大哭”,直到有人喊了一嗓子“好”,并順勢鼓掌,才算打破現場的“尷尬”。 “真誠的對二老說聲對不起,向您道歉。”當法院方面的這句話說完,意識到兒子呼格吉勒圖確實無罪的李三仁和尚愛云忽然開始抽泣,而呼格吉勒圖的弟弟慶格勒圖則在同一時刻向親朋好友打去電話告知這一切。 楊曉春是李三仁和尚愛云的老朋友,在見證這一切后,情緒激動的對記者說,終于等到這一刻,來的太不容易。 多次采訪此案的新華社記者湯計,在見證這一切后,情不自禁地與李三仁和尚愛云夫婦相擁而泣。 1996年4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毛紡廠女廁發生強奸殺人案。隨后,年僅18周歲的職工呼格吉勒圖被認定為兇手,案發61天后,法院判決呼格吉勒圖死刑并立即執行。 2005年,內蒙古系列強奸殺人案兇手趙志紅落網,其交代的數起案件中就包括“4·9”毛紡廠女廁女尸案,從而引發媒體和社會對呼格吉勒圖案的廣泛關注。2014年11月19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宣布,經過對呼格吉勒圖案的申訴審查,認為本案符合重新審判條件,決定再審。 2014年12月15日8點30分,內蒙古高院宣布“原審被告人呼格吉勒圖無罪”。 記者在現場發現,為了“記住”這一刻,呼格吉勒圖家屬們專門在門口放了鞭炮,尚愛云面對媒體的鏡頭,在寒風中說:“十八年來這是我第一次有了笑容。”聞者無不動容。(完) |
相關閱讀:
- [ 12-15]呼格吉勒圖案再審宣判側記:讓中國大地上再無冤案
- [ 12-15]呼格吉勒圖18年后改判無罪 賠償、追責同步啟動
- [ 12-15]呼格無罪,遲來正義也是正義
- [ 12-15]社會|內蒙古高院對呼格吉勒圖案作出再審判決 宣告無罪 副院長真誠道歉
- [ 12-15]內蒙古高院對呼格吉勒圖案作出再審判決 宣告無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