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津閩自貿區建設獲“準生證” 特色鮮明定位各異
2014-12-16 07:16:34?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制圖:張芳曼 12月12日,廣東、天津、福建三地自貿區建設獲得“準生證”,自貿區擴容消息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得以確認:“依托現有新區、園區,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以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地方特點,充實新的試點內容。”會議要求抓緊制定新設自貿園區具體方案,并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調整實施相關法律規定。 盡管此前關于三地將設自貿區的傳聞時有出現,但此次靴子落地,依然一石激起千層浪——廣東、天津、福建三地迅速被媒體聚焦,人們再次以極大的熱情重新審視這三個濱海之地。迎接自貿區2.0時代,它們準備得怎么樣了?自貿區擴容對當地乃至全國又意味著什么? 探索差異化建設,三地特色鮮明、定位各異 福建自貿區,突出對臺自由貿易,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貿合作前沿平臺;廣東自貿區,以深化粵港澳合作為重點;天津自貿區,專家分析將主要以制造業為中心…… 如果說,此前的上海自貿區是出于對自貿區的一般性探索,那么,此次廣東、天津、福建三地擴容,則是出于對自貿區的差異化探索。 記者從福建省一位領導處獲悉,雖然目前福建自貿區的具體范圍還有待國家最后確定,但福建自貿區將采取一區多園形式基本可以肯定,即在福建自貿區的大框架下分別在廈門、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泉州設立四個自貿園區。廣東省商務廳則表示,廣東自貿園區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深化粵港澳合作為重點。天津自貿區方面,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立群分析,天津自貿區將體現四大特色,即北方港口樞紐、金融創新、高端制造和服務京津冀一體化。 和而不同的背后,是三地各異的資源稟賦與發展現狀。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茂興分析,“福建自貿區建設的最大特色應該就是對臺,這與福建的發展定位與優勢是相符的。” 廣東的成本比較優勢、土地資源等紅利已經消耗殆盡,經濟運行進入新常態。就此,廣東申報自貿區,著力在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先行先試。 隨著投資與服務貿易便利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天津則是在高端制造、金融創新以及港口物流業務方面顯示出獨特優勢。濱海新區融資租賃業位居全國之首,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發展良好,天津港更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貿易港口。 |
相關閱讀:
- [ 12-15]粵津閩自貿區獲批 福建方案尚在調整
- [ 12-13]國內|習近平:南水北調要先治污后通水|國務院:粵津閩再設三個自貿區
- [ 12-13]國務院:粵津閩再設三個自貿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