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心態叫“看別人家的小弟小妹” 記者走訪了省婦保的產科主任賀晶,她的總結特別有趣。賀晶說,她常在門診中聽咨詢者說,那個小姐妹很快就懷上第二個了,那個大寶聽說要來小弟、小妹,挺高興的,如果我懷不上呢?如果我再生一下身體差了呢?如果我家的大寶一直哭鬧怎么辦呢?…… 錢報記者跟著羅潔醫生“看”了幾天門診,發現35歲+的人,生育二胎的愿意最強。 一是這個年齡段的人前來咨詢的最多,人數過半。二是這個年齡段的人,自己是第一批獨生子女。他們從小或許就十分盼望自己有個兄弟姐妹,所以二胎政策一放開,他們自然也希望為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添一個弟弟妹妹了。 “今年8月份開始,二胎生育迎來高峰,因為他們是政策實施后懷上的第一波。這一波孕婦中以35周歲以下的為主,占了80%左右。因為35歲是懷孕的第一道坎。35歲以下相對來說,懷孕機率要高些,而35歲以上,女性懷孕的機率會降低許多。”賀晶說,35周歲以上的婦女,想懷上第二胎,并不容易,所以等政策來了,一來二去,真懷上了也都到了下半年了。 羅潔醫生提醒,不管是懷上二胎是否順利,最好都到門診來咨詢一下。因為過去生育時,全國剖腹產的比例高達七八成,“如果只生一胎,問題可能不大,但是生二胎就有些危險了。”羅潔說。 生二胎媽媽顧慮多,婆家態度更堅決 在走訪二胎門診時,也發現拿到二胎指標的父母,其中不少還真沒有做好生二胎的心理準備呢。 “醫生,能不能給我全面檢查一下,然后說我不適合生育?”在再生育門診室內,42歲的王女士這樣對主診醫生羅潔說。 “為什么這樣?”羅潔醫生問道。對于羅潔來說,聽到這樣的要求并不意外。“每10個接診咨詢的人中,差不多就有3個提出這樣的要求。”羅潔對錢報記者說。 “因為家里‘后援團’很多,都希望我再生一個,但是帶一個已經很累了,再生一個實在有點吃不消。”王女士說話有些杭州口音,是本地人,兒子已經18歲了,眼看著已經到了讀大學的時候,家中的老人希望她再生一個孩子。 敦促王女士來醫院做檢查的主力軍,是她的丈夫和婆婆,“他們覺得兒子上大學后,我們還能有精力再養一個。但我想想都發愁。”王女士好像一下子就回到了當年半夜喂奶、隨時準備哄孩子、換尿布的情景中,眉頭一直緊皺著。 二胎門診室內,只有病人和醫生一對一進行交流,陪同來的家人只能在門外等著。在這樣較為私密的空間里,前來咨詢的媽媽們更容易向醫生敞開心扉。 羅潔醫生為王女士做了檢查,從檢查的情況看,她的身體指標都挺正常的,理論上可以生育第二胎,“但是我也得向你還有你的家人強調,高齡存在著各種風險,我建議你們慎重考慮后再生育。”在羅潔看來,王女士44歲的老公也是一個“不穩定因素”,“畢竟年齡越大,精子、卵子質量越差,生下的孩子畸形率、流產率相應會提高。” 羅潔在報告單上寫下了這樣的建議,出于醫生的職責角度,她沒法寫下“不適合生育”的結論,只能羅列出王女士的風險,最后到底懷不懷,還得由他們的家庭成員來決定。 王女士剛走,后面來的一位咨詢者講述自己經歷時,差點落淚。原有又是一位迫于家庭“壓力”前來咨詢二胎問題的。 “我6年前第一次生育的時候是剖腹產的,1年前懷上二胎的時候,醫生說胚胎長在切口上,最后子宮保住了,但是胎兒流掉了。現在家里人想讓我再生一個,但真不知道會不會有危險,到時不會子宮都保不住吧?”面對這樣一位憂心忡忡的媽媽,羅潔醫生說,再生育之前,心理準備特別重要,不然之后懷孕、生育以及教育孩子階段都會留下陰影的。(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通訊員 孫美燕) |
相關閱讀:
- [ 12-06]沙溢二胎正面近照曝光 “小魚兒”擺OK手勢(圖)
- [ 12-04]伊能靜示愛男友暗示想生二胎 粉絲:祝愛地老天荒
- [ 12-04]社會撫養費不會取消 普遍放開二胎尚無時間表
- [ 12-03]漳州符合“單獨二孩”夫婦約8000對 僅3成領二胎證
- [ 12-03]漳州符合"單獨二孩"夫婦約8千對 僅3成領二胎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