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李克強亞歐行具三大看點 力推合作雪中送炭
2014-12-16 17:31:47??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12月1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阿斯塔納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這是與會各國代表團團長集體合影。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李克強總理14日開啟亞歐之行。境外華文媒體分析稱,此次是李克強2014年的“收官之訪”,訪問具有釋放外交新思路、謀劃對歐關系布局、周邊外交新實踐等三大“吸睛”看點。 訪問具有三大“吸睛”看點 釋放對外交往新思路 香港中通社文章分析稱,此訪三大“吸睛”看點包括: 釋放對外交往新思路。觀察人士指出,中國領導人此訪是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的首次重大外交行動,應會有重要的對外信號釋出。此訪在構建雙邊及多邊投資合作新框架上可能有重要突破。之前在中國國內嘗試的一些經濟改革和創新方案,在對外合作中或有體現。 謀劃對歐關系新布局。在第二站塞爾維亞期間,李克強將與16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共商合作大計。這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應當會總結過去中國與中東歐關系的進展,并著眼未來,提出一些比較具體的合作措施。交通、能源、基礎設施、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合作料將成為亮點。 “周邊是首要”新實踐。去年10月,習近平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首提“親、誠、惠、容”理念。一年多以來,習近平、李克強等中國高層外訪路線,頻密落足在中國周邊。此次李克強的“收官之訪”,亦將哈薩克斯坦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柬埔寨、越南、老撾、緬甸、泰國等)近鄰為對象,凸顯了中國整體外交戰略中“周邊是首要”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力推區域合作“雪中送炭”“絲路經濟帶”再添動力 香港《文匯報》15日文章引述經濟學梅新育的話說,李克強本次訪哈將給中哈合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雙方或將在安全和互聯互通、金融等領域展開合作,另外,中哈將在公路、鐵路、油氣管道和電力、電信網絡建設改進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 《香港商報》16日刊文稱,李克強借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峰會的場合,表示中國在與上合成員國開展多項合作的同時,愿對上合組織國家提供資金支持,這無疑起到雪中送炭、催發信心的作用,展現出與上合組織成員國進一步鞏固傳統友誼,深化區域合作的誠意。 法國《歐洲時報》文章稱,華商們表示對李總理來塞爾維亞訪問表示歡迎,特別是“一帶一路”大戰略一定會提升中國的聲望,作為華商也應該把握這個發展機遇,團結起來融入主流社會,為兩國的友誼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還稱,李克強訪塞是中國總理28年來頭一次,塞爾維亞華僑華人對此十分重視。由于和中國的傳統友誼,塞爾維亞對華人的態度比較友好,華人也積極融入當地社會。 香港《文匯報》15日援引經濟學家梅新育的話稱,李克強本次訪哈薩克斯坦將給中哈合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雙方或將在安全和互聯互通、金融等領域展開合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再添動力。梅新育表示,中哈將在公路、鐵路、油氣管道和電力、電信網絡建設改進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 臺灣《旺報》15日文章稱,李克強此行主要任務之一是將“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由概念轉化為具體項目,推動成員國參與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應是訪問重點。 文章稱,李克強訪問的最后一站是泰國,并將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領導人會議。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蘊嶺認為,大湄公河地區發展的主要瓶頸在于基礎建設、互聯互通問題,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打造中國-東盟合作升級版等倡議,都符合GMS期待。 《香港商報》在15日的文章《李克強亞歐行力推區域合作》中稱,李克強此次亞歐之行受到各方頗多期待,既要維護好既有機制,又要推動“一帶一路”有實質性進展,既要發展友誼,又要促進合作共贏,既要維護國家利益,又要展示大國風范。訪問不僅將增進中國與往訪國關系,也將深挖潛力、力推區域合作,促進區域國家更好實現共同發展。 |
相關閱讀:
- [ 12-16]李克強:打造區域合作新亮點
- [ 12-16]外媒關注李克強出訪:中國將在中東歐加大投資
- [ 12-16]李克強:筑牢地區安全穩定屏障
- [ 12-16]李克強:上合組織成員國需更加注重民生和人文交流合作
- [ 12-16]李克強抵達貝爾格萊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