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遼寧葫蘆島30多歲的農民張某是一名建筑工人,只有小學文化,偶然一次接觸到毒品后,他沾染上毒癮。別看張某文化程度不高,可他腦子活絡,接受新興事物快,接觸毒品后,他總想自己研制連販帶吸。由于沒錢買毒品,他鋌而走險,買了大量化學書籍,量杯、試管、反應爐等制毒工具和用來提取冰毒的藥物原料,通過網絡自學自制毒品。 近日,葫蘆島警方搗毀了這起制販一條龍的網絡販毒團伙,成功犯罪嫌疑人張某,查獲巨額毒品。 此次搗毀網絡販毒團伙共抓獲涉案人員18名,其中,犯罪嫌疑人張某通過網絡自學毒品制作,且制販毒品數量巨大。 興城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大案中隊中隊長石羽:張某的制毒窩點找到了成品冰毒一公斤,半成品冰毒1公斤,還有一些做冰毒的器皿。從今年正月開始,制作冰毒,將近1年時間了。小學文化,文化非常低,是個建筑工人,通過QQ群,群上說可以教會做冰毒這個東西,他買東西也都是從網上買的,一些麻黃素、一些康泰克里面的東西,提純制冰毒。 這起案件還有一個特點:上下線之間不認識,發送和接收毒品都通過郵遞物流,而且完全是網上銀行結算。造毒者為了防止制毒氣味嗆人暴露行蹤,居然將“制毒工廠”隱蔽在蘆葦蕩里的廢棄小倉庫,制出的毒品流散到全國各地。 因制作毒品氣味重,擔心被發現暴露的張某在保定市一個偏僻村屯租了個廢舊倉庫,用磚頭和水泥把窗口堵住,改裝成一個化學制毒窩點。 葫蘆島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支隊長馮中:一個舊式的民房,大約是兩間房,一開門這個味非常刺鼻,地下擺的都是原料還有剛剛做完的成品,墻都熏變顏色了。 據張某交代,他每次都是通過網絡提前確定購買訂單,再通過網絡購買制毒原料,生產出毒品后快遞販毒,最后網上銀行結算,利潤驚人。 馮中:他制毒加工廠賣50,中間環節買,買完之后再往外批發、零售,分成色,甚至有的地區能達到一千塊一克。 警方偵查得知,該團伙都是采用QQ聯系加快遞物流加網上交易的方式進行毒品販賣,近年來,以快遞方式郵寄作為網絡販毒渠道的犯罪屢見不鮮,毒販往往將毒品藏匿于物品之中進行快遞配送,手段隱蔽不易察覺。 馮中:越來越多的都是通過郵遞夾帶進行犯罪活動,能不能出臺一個文件政策性的東西,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對快遞這塊業務進行管控,這樣的話有一種約束。 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查中。(記者郭威 葫蘆島臺記者 馮玉興 葫蘆島晚報記者 田嘉)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