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走向2015:大國關系變遷與展望
2014-12-16 20:20:45??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2014年,大國之間利益的交融、調整與碰撞決定了這一年大國關系的走向。而在交往中追求共贏、在博弈時留有余地、在危機時尋求妥協,依舊是2015年大國關系走勢的三條路徑。 利益交匯 謀求共贏 2014年,中俄、中美、中歐之間共謀利益交匯點,中國與發展中大國關系取得明顯進展。2015年,中國將繼續堅定地推進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中俄關系在高水平上運行。 目前中俄雙邊關系正處于建交65年來最好時期。2015年,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必將在高水平上向前運行。 中俄兩國加強了發展雙邊關系的頂層設計和戰略引領。兩國元首5月在上海共同簽署《中俄關于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新階段的聯合聲明》。 中俄結束了長達10年的天然氣供氣談判,正式簽訂《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兩國還簽署了西線天然氣管道供氣協議,積極商談油田大項目合作等。雙方正在努力實現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2020年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 中美關系猶如波浪中不斷前行的航船。 2014年,盡管中美關系時有摩擦,但波折沒有阻擋兩國關系前進的航程。2015年中美兩國將繼續努力管控分歧向前發展。 2014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不僅舉行兩次面對面會晤,而且彼此多次通話和通信。 奧巴馬總統11月赴北京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美兩國就氣候變化、簽證互惠、軍事互信、貿易談判以及抗擊埃博拉和反恐等問題達成多項協議與共識。兩位元首還借“瀛臺夜話”就執政理念深入交換了看法。 2014年中美關系中的另一亮點是兩軍關系繼續發展。作為雙邊關系中最敏感的領域,兩軍關系過去常因雙邊關系出現問題而中斷。但一年來,兩軍交往勢頭強勁,成為中美關系一大看點。 中歐關系迎來新的里程碑。 春季,習近平主席在訪歐期間,與歐方領導人確定共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為未來中歐關系指明了方向。歐洲的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此訪是“中歐關系史上的里程碑”。 秋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歐時提出培育和凝聚亞歐共同體意識、積極構建面向和平與發展的亞歐新型全面伙伴關系等主張,闡明了中國的“亞歐觀”,這對維護亞歐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歐盟委員會、歐洲理事會已經換屆。新任歐盟委員會國際合作與發展委員米米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一屆歐盟領導層仍將致力推動歐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中國與發展中大國關系更加緊密。 2014年,中國與巴西、印度、南非等發展中大國關系特點鮮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賈秀東對此概括為:高層往來頻繁;務實合作進一步拓展;在話語權上互相支持;戰略互信得到提升;雙方發展戰略的對接有實質性進展。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