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執(zhí)政三年抓經(jīng)濟推外交 朝鮮正改變
2014-12-17 07:30:56?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此外,韓朝合作的開城工業(yè)園區(qū)在今年恢復正常運轉。這已經(jīng)是開城園區(qū)運行的第十個年頭了。雖然2013年發(fā)生了朝鮮撤回勞動人員、園區(qū)停止運行一事,但韓國《中央日報》指出,園區(qū)的最終重啟說明,作為韓朝共生經(jīng)濟合作的典范,雙方都已經(jīng)把開城園區(qū)看作共同財產(chǎn)。園區(qū)為緩解韓朝政治緊張局勢,做出了很大貢獻。 《中央日報》分析稱,2015年是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任期過半、金正日逝世三周年紀念結束的轉折點,擴大開城園區(qū)、建設新的韓朝合作園區(qū),可以為韓朝構建共贏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平等的基礎上談人權” “我們的社會處于轉型期,隨著我們向前發(fā)展,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經(jīng)濟及其他領域,我們可能需要建造更多住房和社會設施,向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今年10月,朝鮮外交官罕見地就朝鮮人權狀況召開會議,承認在改善人權方面有所不足。 今年來,朝鮮就人權問題多次清晰發(fā)聲,并在聯(lián)合國等國際場合爭取話語權。金正恩政權的“人權外交”,令一些國際人權組織頗為驚訝,不得不肯定朝鮮“方向正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對中新網(wǎng)記者表示,他認為,金正恩在人權方面的政策有了大的突破,他希望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人權對話。也就是說,西方國家不能用高人一等、指手劃腳的態(tài)度談論這一問題。如果希望在人權問題上有所進展,需要同時打開兩扇門,一是西方國家放下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二是朝鮮同意對話。 “雖然在人權方面態(tài)度依然強硬,但朝鮮卻展示出更為靈活的外交手段。”時永明表示。 開誠布公談人權,是朝鮮外交轉型的一個方面。今年,朝鮮黨政軍高級官員密集出訪,遠達東南亞、中東、歐洲、非洲等地;近則在日朝關系上做出讓步,并通過“亞運外交”等方式與韓國進行溝通;讓世界感受到朝鮮的對話意愿。11月,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崔龍海作為金正恩的特使出訪俄羅斯,并會見普京。在韓方看來,朝鮮正在試圖建立多元化的外交模式。 |
相關閱讀:
- [ 12-16]朝鮮工人階級舉行誓師大會 誓言擁護金正恩(圖)
- [ 12-13]金正恩視察朝鮮海軍部隊 觀摩魚雷突擊訓練(圖)
- [ 12-12]金正恩上臺將滿三年 韓媒稱朝鮮目前局勢穩(wěn)定
- [ 12-10]朝鮮辟謠“處決脫北少年”:受韓方誘騙綁架
- [ 12-09]金正恩攜妻參加軍人家屬會 軍嫂高呼萬歲
- [ 12-09]金正恩偕妻看演出 稱軍人家屬是“國家兒媳婦”
- [ 12-08]朝媒:朝鮮建筑領域進入全盛期 太陽宮堪稱圣地
- [ 12-08]金正恩視察航空部隊 要求設養(yǎng)豬場提供肉食(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