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當地時間16日宣布,在火星上執行探測任務的“好奇”號火星漫游車發現,其周圍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出現了升幅達到10倍的峰值。此外,“好奇”號還在巖石上鉆孔獲取的粉末樣本中檢測到了其他有機分子。 “甲烷含量的短暫提升,也就是迅速上升然后又回落下來,意味著周圍必定存在甲烷的源頭。”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援引“好奇”號漫游車科學團隊成員、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蘇希爾·阿特雷亞(SushilAtreya)的觀點說,“甲烷的來源存在許多種可能性,有生物過程形成的,也有非生物過程產生的,比如水和巖石發生反應。” 在長達20個月的火星探測期間,科學家利用“好奇”號上的火星樣本分析儀(SAM),對火星大氣中的甲烷進行了十幾次探測。其中有兩個月,也就是2013年底和2014年初,4次測量的平均值為7ppb(1ppb為十億分之一),而在此前及此后,測量平均值只有這一數據的1/10。 另據NASA官方網站報道,“好奇”號還在一塊被稱為Cumberland的巖石上鉆孔,并在鉆出的巖石粉末中檢測到了其他火星有機化合物,這是在火星表面首次確鑿無疑地檢測到有機物。這些火星有機物有可能是在火星上形成的,也有可能是由隕石帶到火星上去的。 有機分子含有碳元素,通常也含有氫元素,是生命的化學構建原料,不過它們的出現并不意味著就存在生命。“好奇”號對大氣及巖石粉末樣本的這些分析結果,并不能揭示火星上是否存在過活的微生物,但這些發現確實揭示了今天的火星在化學上仍在活躍,也揭示了遠古的火星上存在適宜生命的環境。 “首次確定火星巖石中存在有機碳,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希望,”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參與“好奇”號合作研究的科學家羅杰·薩蒙斯(RogerSummons)說,“有機物能夠告訴我們它們是通過什么樣的化學途徑形成并被保存下來的,進而可以讓我們了解地球和火星的差異。”(完) |
相關閱讀:
- [ 08-24]“好奇”號勘探受挫 一鉆孔目標未通過鉆孔測試
- [ 08-24]火星發現外星人骸骨? 美航天局澄清稱是石頭
- [ 04-17]太空“偶遇”!NASA飛行器拍到“好奇”號
- [ 04-17]太空“偶遇”:NASA飛行器拍到“好奇”號
- [ 03-13]廣西:男子因好奇圍觀4車追尾車禍 不幸被后方車輛撞傷
- [ 10-17]中國月球車測月雷達將首次實測月壤月巖
- [ 09-13]黑貓好奇玩水失足跌進浴缸 狼狽飛奔出浴室
- [ 07-10]美國將于2020年發射新火星探測器 尋找生命痕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