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出訪微鏡頭:2個多小時見6個總理
2014-12-18 07:15:4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據新華社“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報道,從進門、落座、開談到結束,會談采用同聲傳譯方式進行,不過十幾二十分鐘。一個代表團離開,下一個代表團緊接著就進來。 16日上午,克強總理就以這樣的高效率,在自己下榻的酒店里連著會晤了6個中東歐國家的總理,總共加起來只用了兩個多小時。17日上午,同樣是一連串短平快的會見。兩個上午總共要見十幾位領導人,這樣連軸轉的節奏想想也是醉了。 這次克強總理特別提出要同每位與會國領導人都安排單獨會晤,以體現咱們“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的外交原則。就連十六國中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黑山,都是一樣的。但由于此訪時間短暫,在貝爾格萊德還有訪問塞爾維亞和出席中國-中東歐經貿論壇、領導人會晤的相關日程,所以留給雙邊會晤的時間相當有限,只能安排得這么緊湊了。 雖然只有十幾二十分鐘,但相關環節一個不少,實施起來甚至難度更大,因為要保證這短會一樣談得務實高效。為了這個目的,大家也是蠻拼的: 每場會晤都采用同聲傳譯,這在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所謂同傳,就是雙方講話時翻譯同時進行,十幾二十分鐘的會談用同傳的話,就相當于一場四十多分鐘的交傳會議。自己說完了還得全神貫注地聽對方說什么,連喘口氣兒的時間都沒有。由于16國語言不盡相同,不少還是小語種,所以好幾場會見是先由對方的翻譯將該國語言同傳為英文,咱們的翻譯再將英文同傳為中文,為此,外交部翻譯室派來了6名高翻。 禮賓官們制定了細致的流程,每個環節之間恨不得精確到秒。一個代表團入場,下一個代表團就在一旁的休息室里等候。兩場會晤間的休息時間,他們就趕緊引導外賓進出、更換旗幟等會場布置。為了換場更高效,這6場雙邊會晤就準備了21根旗桿。 這樣的節奏帶來的工作強度會成倍增加,對誰來說都是體力和腦力的雙重考驗。就連兩場會談間不到5分鐘的休息時間,克強總理還要趕緊同各位隨行部長們進行會商。每場會談一結束,克強總理送走外賓,立刻匆匆走回座位,部長們緊接著圍上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這里還獨家透露一個小細節,咱們的部長們會商時拿出的參考資料除了紙質的,還有儲存在平板電腦里的,還真是與時俱進。 盡管只有短短的十幾二十分鐘,但能明顯感覺到克強總理肯定提前做了不少“功課”,才能這么游刃有余。他對咱們同對方國家的合作情況了然于胸,對方在會談中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他都有回應。要知道,會談時間這么短,就幾乎沒有什么客套寒暄的話了,上來就直入主題,如果不是對各項情況諳熟于心,很難應對自如。 有人注意到,自始至終克強總理沒顧上喝一口水。一位現場的外交官事后感嘆,連上個洗手間的功夫都沒擠出來。(記者郝亞琳、侯麗軍) |
相關閱讀:
- [ 12-18]李克強總理本年收官外交“一箭三雕”
- [ 12-18]李克強同塞爾維亞總理會談:深化互利合作 實現共同發展
- [ 12-18]李克強與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共見記者 介紹會談成果
- [ 12-17]外媒:李克強東歐行具“開啟”意義 注經濟強心針
- [ 12-17]外媒熱議李克強訪歐:中國加大投資 展魅力攻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