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蒙博爾察大橋全景
央廣網貝爾格萊德12月18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上個世紀80年代南斯拉夫電影《橋》這部電影在中國家喻戶曉,也讓中國的觀眾熟悉和了解南斯拉夫這個東歐國家。在南斯拉夫解體和南聯盟解散之后,塞爾維亞成為它們最直接的繼承者。
而現在,一座橫跨多瑙河、連接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南岸澤蒙區和北岸博爾查地區的大橋又一次連接起中國和這個東歐國家的傳統友誼。當地時間今天(18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與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共同出席貝爾格萊德澤蒙―博爾查跨多瑙河大橋竣工儀式并致辭,而承建該項目的正是中國企業——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這也是中國企業近幾十年來第一次在巴爾干地區建造的大型基礎設施。
在大橋竣工儀式前,正在貝爾格萊德采訪的中央臺記者先期探訪了澤蒙―博爾查大橋項目營地,并專訪大橋項目負責人。那么在大橋竣工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當地民眾為大橋拍照,熱切期盼大橋竣工
中午時分,記者來到澤蒙―博爾查大橋,由于即將舉行竣工通車儀式,引橋兩邊都已經封閉起來了。而在大橋附近的小山坡上,卻有很多塞爾維亞當地的民眾在圍觀大橋,欣賞這道多瑙河上的新風景。他們有的只是默默注視大橋,也有人走到離大橋最近的地方用相機拍照。澤蒙―博爾查大橋項目副總經理鄒澤西告訴我,隨著大橋的竣工,最近來看大橋當地居民越來越多。
鄒澤西:當地居民現在已經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在橋兩岸看。從我們的感覺,他們也非常希望這個橋能盡快的完成,然后通車,讓他們交通更便利。
澤蒙博爾察大橋全景
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有兩條大河——多瑙河和薩瓦河穿過,需要建設很多的橋梁來連接三岸。現有唯一的一座連接多瑙河兩岸的橋梁是潘切沃大橋,是在上個世紀早期修建的。
隨著城市的發展,目前在車流高峰期,現有的橋梁都發生過堵車現象,增建新的橋梁,改造市鎮道路網,對貝爾格萊德來說是最迫切的。鄒澤西介紹,大橋通車后將會極大改善這一局面。
鄒澤西:因為以前那座橋,好多重車也從那兒跑?,F在如果這座橋修通了以后,就可以直接從工業區到這塊南岸的澤蒙了,就不需要繞著市里面再跑一圈了。對提升西北部相對落后地區的區域開發價值,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是造福塞爾維亞人民的一項工程。
澤蒙博爾察大橋全景
央廣網貝爾格萊德12月18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一聽到這熟悉的旋律,相信很多聽眾都會想起南斯拉夫電影《橋》,上個世紀80年代,這部電影在中國家喻戶曉,也讓中國的觀眾熟悉和了解南斯拉夫這個東歐國家。在南斯拉夫解體和南聯盟解散之后,塞爾維亞成為它們最直接的繼承者。
而現在,一座橫跨多瑙河、連接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南岸澤蒙區和北岸博爾查地區的大橋又一次連接起中國和這個東歐國家的傳統友誼。當地時間今天(18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與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共同出席貝爾格萊德澤蒙―博爾查跨多瑙河大橋竣工儀式并致辭,而承建該項目的正是中國企業——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這也是中國企業近幾十年來第一次在巴爾干地區建造的大型基礎設施。
在大橋竣工儀式前,正在貝爾格萊德采訪的中央臺記者先期探訪了澤蒙―博爾查大橋項目營地,并專訪大橋項目負責人。那么在大橋竣工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當地民眾為大橋拍照,熱切期盼大橋竣工
中午時分,記者來到澤蒙―博爾查大橋,由于即將舉行竣工通車儀式,引橋兩邊都已經封閉起來了。而在大橋附近的小山坡上,卻有很多塞爾維亞當地的民眾在圍觀大橋,欣賞這道多瑙河上的新風景。他們有的只是默默注視大橋,也有人走到離大橋最近的地方用相機拍照。澤蒙―博爾查大橋項目副總經理鄒澤西告訴我,隨著大橋的竣工,最近來看大橋當地居民越來越多。
鄒澤西:當地居民現在已經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在橋兩岸看。從我們的感覺,他們也非常希望這個橋能盡快的完成,然后通車,讓他們交通更便利。
澤蒙博爾察大橋全景
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有兩條大河——多瑙河和薩瓦河穿過,需要建設很多的橋梁來連接三岸?,F有唯一的一座連接多瑙河兩岸的橋梁是潘切沃大橋,是在上個世紀早期修建的。
隨著城市的發展,目前在車流高峰期,現有的橋梁都發生過堵車現象,增建新的橋梁,改造市鎮道路網,對貝爾格萊德來說是最迫切的。鄒澤西介紹,大橋通車后將會極大改善這一局面。
鄒澤西:因為以前那座橋,好多重車也從那兒跑?,F在如果這座橋修通了以后,就可以直接從工業區到這塊南岸的澤蒙了,就不需要繞著市里面再跑一圈了。對提升西北部相對落后地區的區域開發價值,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是造福塞爾維亞人民的一項工程。
澤蒙博爾察大橋項目營地
澤蒙―博爾查大橋于2011年10月27日正式開工,坐落于貝爾格萊德的內環線上,剛好位于塞爾維亞連接歐洲國家的十字路口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大橋的完工還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因為這不僅中國企業在塞爾維亞的第一座大橋,也是中國企業在塞爾維亞的標志性建筑,更是中塞傳統友誼的見證。
特別是對于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來說,澤蒙―博爾查大橋的成功有助于彰顯中國建筑企業良好合作的典范。這也為中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展開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可以說,澤蒙―博爾查大橋是中國企業走進中東歐市場的“第一張名片”。
澤蒙博爾察大橋項目副總經理鄒澤西和塞方項目工程師斯爾詹
說起大橋的建設,鄒澤西感到十分驕傲,但他也坦言,大橋在建設初期也曾經遇到過困難。
鄒澤西:在我們中國的話,咱們做那個鉆孔樁,長樁是做這種類型的橋梁一個常規性的做法。但在塞爾維亞他們不具備長樁施工的能力,也沒做過長樁,最長的樁長沒超過30米,而咱們最長的樁長是41米左右,所以他們剛開始不接受。到后來經過各方面的論證,最后接受這個,現在效果也很好,這個在規范上面也存在一些讓他們接受的過程。
鄒澤西說,為了讓大橋保質保量如期竣工,2014年的春節,項目的很多工人和所有管理技術人員都堅持守在大橋上等待著主跨合龍。
鄒澤西:2013年到2014年中間是一個暖冬,施工條件是具備的,但是有時候溫度也達不到,那么我們就讓工人和管理人員都等在一塊,具備施工條件的時候趕快施工,也都做了很多努力。到了春節的前兩天才讓工人回去。
澤蒙―博爾查大橋項目中塞員工的比例是1:3左右,項目里有46.6%的工程建設由當地企業分包施工,這也為塞爾維亞人民提供了就業機會,更帶動了貝爾格萊德市基礎設施市場的發展。和中國員工合作,塞方項目工程師斯爾詹這樣形容他心里的感受:
斯爾詹:上一次修大橋是好幾十年前了,能新修這樣的一座大橋是塞爾維亞人民的夢想,而這也可能是我這一生唯一的機會能在塞爾維亞建設大橋,能在這樣的大項目中工作。這不僅讓我有了一段很寶貴的工程師經歷,還讓我了解了中國工程師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
三年歲月流轉,今天,這座象征中賽友誼的大橋即將舉行竣工儀式。我們的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還聽說,很多中國員工的孩子就出生在當地,為了紀念,被起名為“澤蒙”。
而除了澤蒙―博爾查大橋這個項目之外,在塞爾維亞,還有兩個中國企業承建的大型項目正在進行中。一個是由山東高速集團承建的塞爾維亞E-11高速公路項目,另一個是火電方面的合作項目。此外,中國路橋公司在黑山南北高速公路的施工項目也已開工。
中國元素和中國的發展給中東歐國家的人民帶來了希望和榜樣,正如李克強總理在中國—中東歐國家第四屆經貿論壇的致辭中所說,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深化合作,有利于歐洲平衡發展,在歐盟機制法制框架下進行,有利于中歐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