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市國基路邊,何志蘭一邊照顧4歲的孫子,一邊忙里偷閑編花 傍晚接孫子放學,回家時順道買菜 58歲的何志蘭,一直想過這樣簡單的生活 但突至的不幸,讓她只能將夢想暫時收起 29歲的兒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為救兒子,她每天都在鄭州市國基路邊擺攤賣花 多賣一朵花 能為兒多買一片藥 58歲的何志蘭想過這樣的生活:傍晚接孫子放學,回家路上順道買菜,為一家人做一頓可口的晚飯。 如今,為給患白血病的兒子籌錢,她不得不在街頭賣花。每賣出去一朵花,她就能給兒子多買一片兒藥。 變故 A 29歲的兒子,被診斷出白血病 何志蘭是駐馬店新蔡縣關津鄉前樓村人。8年前,她將攢下的500元錢縫進兒子的上衣兜,看著他坐上去鄭州的火車。火車走遠了,她想:“總有一天,兒子會把我接到鄭州享福吧。” 8年里,兒子從飯店學徒干起,后來做到酒店掌勺,直至結婚、生子。 何志蘭說,她夢想過這樣的生活:在城里,每天早上送孫子上學;傍晚接孫子回家,路上順便去菜市場買菜,為家人做頓晚飯。 然而,不幸在今年8月降臨了:渾身乏力、臉色發黃的兒子,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聽到這個消息,何志蘭怎么也不肯相信。醫院一紙診斷書,將她拉回現實。 為給29歲的兒子籌錢看病,她也來到鄭州打拼,那些夢想,都被她埋在心底。 現狀 B 為看病,他們花光了所有積蓄 在省人民醫院20樓血液科,何志蘭的兒子薛保保躺在病床上,望著窗外。最近幾天風大,他常聽著窗外的風聲,淚流滿面。 薛保保說,按照農村的說法,他是個不孝子,“別家的老人大都在家帶孩子,哪兒還用干活兒啊。” 他說,以前村里人都說他的母親有福氣,兒子有出息,還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孫子。 在薛保保的計劃里,即使幾年之后不在鄭州待了,也會在駐馬店市安家,把母親接到身邊。如今為看病,他已經花了20多萬元,不僅花光了積蓄,還向親朋好友借了不少錢。 妻子李小靜蹲在病床前,緊緊地握住丈夫的手。有時候實在太忙,她只能拜托病房里其他人照顧丈夫。 辛勞 C 為給兒子籌錢看病,她編花到凌晨 12月17日,鄭州天氣晴好,何志蘭來到國基路鄭州海洋館門口,支起攤子,沉默地編著花。 她將細鐵絲剪斷,繞成一個圈兒,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撐開布料,套在鐵絲上。剪斷的鐵絲尖端像針頭一樣,她用手擰時,指頭常被扎破,留下一個個小紅點。 何志蘭的孫子苗苗今年4歲,眼睛很漂亮,睫毛比女孩子還長。白天,他總賴在奶奶身邊,但也會淘氣地跑到馬路中間。 白天,何志蘭要照看孫子,編不了多少花,只有等晚上孫子睡著后才能編一會兒。“想著兒子在醫院,心里不是滋味,我躺那兒也睡不著。” 每天,何志蘭都要編到凌晨1點,早上不到6點就醒了,“醒了就接著編。”一天下來,她能編幾十朵花。 希望 D 她想為兒子多買一片藥 每朵布花售價3元,除去成本,何志蘭能凈賺1元多。而薛保保一天的醫療費是1000多元。但她認為,每賣出一朵花,就能給兒子多買一片兒藥。 與其他擺攤的人不同,何志蘭從不叫賣,她覺得自己嘴笨,也不會講普通話。于是,她的攤位前總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雖然苦,但是每賣出一朵,我的心里就好受不少,感覺兒子又有希望了。”她說。 下午5點半,國基路附近有學校放學了,老人們牽著孩子從海洋館門前走過。何志蘭停下手里的活兒,理了理散亂的頭發。 也許這時,她又想起了曾經的夢:傍晚接孫子放學,在路上買菜,回家做一桌拿手菜……(河南商報 記者 吳濤記者 唐韜/攝)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