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媒批科研怪象:年投入1.2萬億 成果轉化率僅10%
2014-12-22 17:08:08??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以產品為導向、去行政化”或可用活科研經費 針對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專家建議科研立項應貼近市場,以產品為導向評價科研,最終實現經費管理去行政化等。 于學軍認為,我國2013年財政科研經費高達5000億元。如果停止條塊分配財政經費的做法,可以節省不少錢。 王宏廣說,要切實改變創新驅動與經濟發展“小馬拉大車”的關系,就要杜絕“盲目跟蹤、會什么做什么”的現象。科技創新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技術需求,科研項目應該來自市場和企業,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鐘書華建議把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分開。一方面,在項目申報、經費分配環節減少行政官員、“學閥”“學霸”的干擾;另一方面,變“以論文為導向”為“以產品為導向”,加強科研與經濟的關聯度。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董事長、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建議,應把分散的項目補貼改為建設公共、公益性研發平臺、測試平臺、創新平臺、檢測平臺。公共平臺大家都用,也是一種市場機制。財政的錢支持企業創新,應該變“前補貼、前支持”為“后補貼、后支持”,使沒有實力的企業不敢拿,有實力的企業完成項目后心安理得地拿,起到二次調節作用。 南京工業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王冀寧指出,要謹防改革在執行中變相走樣。從發達國家經驗看,必須形成管錢、分錢、監督三方分離的體制,徹底改變政府部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狀況,同時要防止改革成了近親繁殖、繼續壟斷資源的手段。在經費使用上,引入社會監督;在成果考核上,以產生的經濟效益為依據。 (原標題:科研經費怪象:年投入1.2萬億元 科技成果轉化率僅10%) |
相關閱讀:
- [ 12-08]黨媒曬“最強中紀委”成績單:1年打虎40只
- [ 11-15]黨媒解讀誰是王岐山眼中的“病樹”和“爛樹”
- [ 08-14]黨媒要主動安裝新媒體的攝像頭和麥克風
- [ 08-12]黨媒盤點習近平執政三大建樹:鐵腕反腐贏民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