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衛藍天 首當其沖是調整能源結構 當前有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8億人口被霧霾覆蓋,要保衛藍天,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大氣污染,離不開能源結構轉型和轉變經濟增長模式。而調整能源結構,首當其沖。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說,目前我國人均碳排放7噸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這就是調整的空間。 韓曉平:要保住APEC藍,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要逼他們改變能源結構。所有的企業排放必須獲得許可,每年承擔減排的義務。如果不能完成,就要花錢從別人那里購買減排指標。這樣就逼著企業不得不使用更多的清潔能源,盡可能地節約能源。這樣使過去粗放的生產模式,逐漸轉向精細化,而這種精細化過程就是產業升級的過程。 以清潔的天然氣等能源替代煤炭,北京已經在行動。劉金明是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熱電廠的一名職工,自從電校畢業28年來,一直在燃煤電廠做集控工作,今年7月燃煤電廠關停,改造成燃氣機組,他認為前后最大的變化就是:空氣更干凈了。 劉金明:畢竟要為北京的藍天盡一份力,燃煤機組必須要關停。開始這里住的時候,都不能曬衣服,都是粉塵,現在開窗戶都沒問題了。 北京市2013至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到2017年全北京燃煤總量要控制在1000萬噸以內,2020年底六城區全面禁燃煤炭。 同時,《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還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到20%,而這個數字在2013年時,僅為9.8%。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因福島核事故停滯了三年的中國核電,今年12月初重啟,2030年之前的投資預計達到1.2萬億元。 四、環保成本誰來承擔? 不過,能源結構調整并非一朝一夕。受制于油氣資源依賴進口,以煤為主的格局一段時間很難改變。目前我國煤炭發電占比近70%,要保衛藍天,通過環保改造,實現“煤電超低排放”或煙塵近零排放,成為一條流行而可行的技術路線。 目前,浙江、廣東、陜西、山西等省,已經先后宣布啟動超低排放計劃,天津、河北等地也有一些示范、改造項目。 但問題是,實現“近零排放”所增加的環保成本,誰來承擔? 目前僅有浙江等少數省份出臺了電價補貼,大部分省市的改造成本,是由電力企業在承擔。 作為先吃螃蟹的試點電廠,華能山東公司總經理王文宗說,一兩臺機組試點,企業還可承受,但要推動全面改造,僅僅他們一家公司,一年就要增加25億元運營成本,沒有環保電價政策扶持,“煤電超低排放”環保改造很難全面推進。 王文宗:作為一個示范,作為一個試點,我們肯定是有這個能力。但如果全部改造完,電價政策依然不到位,一年25億元的成本負擔,企業肯定是承受不了的。 |
相關閱讀:
- [ 12-15]為藍天,重獎黃標車報廢又何妨?
- [ 12-12]福建海安橡膠有限公司:技術當拳頭,打出一片藍天
- [ 12-11]藍天、大海、溫馨的海灘——旅美
- [ 12-11]藍天、大海、溫馨的海灘 在太平洋釣蟹
- [ 11-26]福建加速推進電能替代戰略 成就藍天碧水
- [ 11-26]福建加速推進電能替代戰略 成就藍天碧水
- [ 11-22]話別高倉健:走吧,你會融化在藍天里,笑一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