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牽掛的十一件農事 涉農村改革、糧食安全等
2014-12-23 16:48:25??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牽掛之九:農民增收 【現場】今年12月13日,江蘇鎮江市世業鎮。在園區草莓種植基地門口,擺放著這里生產的草莓、橘子、葡萄等。習近平駐足觀看,拿起產品詢問產量和市場價格。習近平強調,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要更加重視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 【現場】今年4月28日。習近平走進維吾爾族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察看起居室、庭院、廚房、羊圈、果園、農機具。主人激動地把右手放在胸前說,黨的惠民政策多得說不完。總書記說,政策要圍繞合民意、惠民生來制定,我來看你們,就是驗證黨的政策有沒有深入人心、發揮作用。 【言論】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表示,新世紀以來,農民收入連續9年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全面建成小康仍極為艱巨。要大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不要平均數掩蓋了大多數,要看大多數農民收入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牽掛之十:糧食安全 【現場】今年5月9日。微風吹拂,麥浪滾滾。習近平來到河南省尉氏縣張市鎮,走進一片高標準糧田,看麥穗灌漿,問農田建設。看到清一色的小麥長勢喜人,他說:“我們都是種莊稼出身,小麥長勢這么好,我和你們一樣欣慰。用老鄉的話說,今年的饃能吃上了。” 【言論】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在山東農科院召開座談會。他表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用。解決13億人吃飯問題,要堅持立足國內。 牽掛之十一:新農村建設 【現場】2014年12月13日,在和江蘇鎮江村民交流時,習近平說,我很關心農村旱廁改水廁問題。當得知村里已全部完成了廁改,農民都用上了水廁,習近平進一步了解排污管道建設和污水處理情況。他說,廁改是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具有標志性,可以說小廁所、大民生。 【現場】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進行城鄉一體化試點的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他說,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美麗鄉村,是要給鄉親們造福,不要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說“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層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別是古村落要保護好。 【言論】2013年7月22日。習近平指出,即使將來城鎮化達到70%以上,還有四五億人在農村。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城鎮化要發展,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也要發展,同步發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編輯于文靜、許晟) |
相關閱讀:
- [ 12-23]盤點習近平15次視察軍隊:關注強軍、作風和反腐
- [ 12-22]習近平與澳門大學生交流 講述學生時代經歷
- [ 12-22]國內|盤點習近平15次視察軍隊:關注強軍、作風和反腐 油價或迎"十一連跌"
- [ 12-22]盤點習近平15次視察軍隊:關注強軍、作風和反腐
- [ 12-22]國內|習近平考察澳門紀實 第三次經濟普查數據公布 法人單位資產超百萬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