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全面推進的豐收之年
風云激蕩中開創新局面
外交部部長 王 毅
2014年是中國外交全面推進的豐收之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和有力領導下,中國外交從容應對國際形勢的風云激蕩,更加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有利外部環境,更加主動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在四個方向上取得突出成績:
一大全球伙伴網絡
初步形成了全球伙伴網絡。十八大以來短短兩年間,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先后出訪19次,足跡遍及五大洲50多個國家,會見各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近500人次,實現了外交布局的全覆蓋。在周邊,提出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與東盟鞏固面向和平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推進命運共同體建設;與中亞各國全部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與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斯里蘭卡以及韓國等結為戰略伙伴。在非洲,提出真實親誠方針,明確推進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在歐洲,將中歐關系提升為互利共贏的全面戰略伙伴,共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在拉美,建立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創建中國—拉共體論壇。在中東,啟動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中阿戰略合作關系,構建中阿合作新格局。在大洋洲和南太,同澳大利亞、新西蘭關系升格為全面戰略伙伴,與南太島國建立了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戰略伙伴關系。至此,我國已初步構建起全球范圍的伙伴關系網絡,標志著中國外交日益具有全球視野,更加注重立體布局。
我們以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一帶一路”構想為統領,推動建設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網絡。目前已有50多國呼應參與和對接這一合作倡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取得重大進展,絲路基金已經設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正在加速,自貿談判多點開花。“一帶一路”的推進,將為亞洲的振興插上兩只強勁的翅膀。
兩大主場外交
成功舉辦了兩大主場外交。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與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今年我國主辦的兩大國際盛會。習近平主席在亞信峰會上首次闡述亞洲安全觀,謀求共同、綜合、合作與可持續安全,受到廣泛認同,為維護地區及世界的和平穩定作出了貢獻。習近平主席在APEC會議上首次闡述亞太夢想重要理念。會議確立建設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批準《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在近30個領域共取得100多項合作成果,在亞太合作進程中留下了深刻歷史印記。
三大國際熱點
積極應對了三大國際熱點。在烏克蘭問題上,我們高舉維護和平穩定旗幟,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面對中東極端恐怖勢力蔓延,我們站在人類良知制高點上,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積極開展國際地區反恐合作。面對埃博拉疫情,我們第一時間向非洲兄弟伸出援手,向疫區國及周邊國家先后提供4輪援助,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
四大力量關系
有力推進了同四大力量關系。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保持高水平運行,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5次會晤,兩國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取得突破進展。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邁出堅實步伐,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中美元首繼莊園會晤之后又續瀛臺夜話,相互了解與認知進一步加深,在應對氣候變化、簽證互惠安排、建立兩軍互信機制等眾多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中歐合作不斷開創新局面,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先后訪歐,德國、意大利等國領導人接踵訪華,雙方務實合作向創新合作邁進。我國同新興市場國家的團結協作和戰略溝通不斷加強,共同維護了發展中國家利益。習近平主席成功訪問印度、巴西,推動中印關系翻開新篇章,中巴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邁上新臺階。
2015 和平發展標志性年頭
2015年將是世界和平與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標志性意義的年頭。各國將共同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共同制定2015年后發展議程。
不久前,黨中央勝利召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二次外事工作會議,系統總結了十八大以來外交理論與實踐創新成果,提出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使對外工作具備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我們要認真學習習總書記外交思想,深入領會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精神,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有力保障,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我們要切實踐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中國外交貴在“特色”二字。我們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牢固樹立“三個自信”。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優良傳統,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踐行平等的特有理念,堅持為國內發展和改革開放服務的第一要務,堅持開放包容、謙和大度的外交風范,切實走出一條與各國合作共贏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
我們要大力爭取世界對中國夢的理解支持。中國夢是人民美好追求、國家發展目標和民族復興夙愿的高度濃縮。我們將把宣介中國夢作為外交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深入闡釋中國夢是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夢,也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夢,與世界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讓越來越多國家認識理解、接受和歡迎中國的發展振興。
我們要積極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這一目標,是對傳統國際關系理論的重大創新,也是對我國豐富外交實踐的提煉升華,指明了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嶄新思路,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影響。我們要以這一目標為指引,構建健康穩定的大國關系框架,弘揚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推進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建設。
我們要堅持貫徹正確義利觀。正確義利觀符合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屬性,體現中華文化的精神底蘊,是新形勢下推進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合作的指導原則。我們將本著弘義融利、以義為先的理念,不斷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切實做好對外援助工作,把我國發展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更緊密地聯系起來。
我們要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同國際社會一道,辦好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維護國際正義和戰后秩序,反對任何企圖為當年侵略行徑張目的言行。我們將在堅決捍衛自身主權和合法權益前提下,繼續通過平等對話,以和平方式妥善處理與有關國家存在的爭議。我們將積極推動制定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的2015年后發展議程和2020年后減排制度,為人類的共同和可持續發展開辟新前景。
我們要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與構建我國全方位對外合作格局密切相關,與歐亞大陸各國的共同發展與振興密切相關。我們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取得早期收獲,啟動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運用好絲路基金,推進好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有關自貿區談判進程,致力于亞太各種雙邊和區域合作安排的相互包容與相互促進。
我們要認真履行外交為民使命。世界形勢動蕩不安與我國海外權益迅速擴展相互疊加,為我們推進外交為民提出了新任務和新挑戰。我們將牢記外交為民這一宗旨,大力打造海外民生工程,辦好全球領保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讓這條全天候綠色通道暢通無阻。繼續和更多國家商簽互免或簡化簽證協定,不斷提高中國護照的“含金量”。
展望新的一年,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將釋放更多發展活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將展示更大國際魅力。我們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奮發有為,積極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努力。
圖片說明:
圖①:巴西游客在展示中國民俗文化的顯示屏前合影。
本報記者 管克江攝
圖②:民眾在布魯日歡送習主席。
本報記者 許立群攝
圖③:南非書展上展出“中國夢”系列書籍。
新華社發
圖④:兩位比利時女孩在王宮廣場歡迎習主席到訪。
本報記者 許立群攝
圖⑤:新西蘭小學生正在等候習主席到訪。
本報記者 楊 迅攝
版式設計:宋 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