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友人眼中的習近平主席:博學廣識 富有魅力
2014-12-26 06:55:2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博學廣識 富有魅力(風采篇) ——外國友人眼中的習近平主席 從2月6日赴俄羅斯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到11月23日結束南太平洋之行,習近平主席2014年7次出訪,足跡遍及18個國家。談外交、議國事之余,習主席不忘看望老朋友,也結識了一批新朋友。在外國友人眼中,習主席博學廣識,富有魅力,令人印象深刻。 “見到習主席至今仍是孩子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說起習主席送的大熊貓玩具,孩子們更是高興得停不下來。”談起習主席的訪問,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朗塞斯頓市斯科奇—歐克伯恩小學漢語組長貝思墨激動不已。他對本報記者說,在習主席與學生們見面后,學校收到了來自澳大利亞乃至世界各地的來信,“可見習主席到來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今年5月,斯科奇—歐克伯恩小學16名學生給習主席寫信,表達了邀請習主席訪問塔斯馬尼亞州的愿望。11月18日,習主席訪問塔斯馬尼亞州時專門安排時間看望這些孩子。“習主席熱情地與孩子們握手,非常和善地同他們交流,盡量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與他們對話,特別親切。”貝思墨說,“習主席此次訪問給澳大利亞人留下了非常美好且難忘的回憶。” 7月,習近平主席對韓國進行了一次走親戚、串門式的訪問。訪問雖然只有兩天,但韓國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鎬至今記憶猶新。“此訪為韓中關系樹立了新的里程碑,使韓國夢和中國夢更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他說,“訪問顯示出中國全方位外交的特點和柔中帶剛的外交風格。在公共外交領域,中國展開了親近當地民眾的魅力攻勢。”他特別提到,習主席在首爾大學的演講充分展現親民魅力,使“中國威脅論”不攻自破。“好鄰居金不換”這句話形象描繪了韓中友好關系,深得人心。 韓國外國語大學全球安全合作中心所長黃載皓表示,正如兩國領導人都曾引用的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樣,韓中關系在兩國元首成功互訪后達到了新的高度。從樸槿惠總統訪華的“心信之旅”到習近平主席訪韓的“探親之旅”,兩國關系將更加成熟,成為國與國之間的“管鮑之交”。 提起今年3月與習近平主席的會面,法國戴高樂基金會主任弗朗索瓦·凱斯勒將軍激動之情溢于言表。他說,習主席走進基金會,面帶微笑,輕松自然,“他有一種寧靜的力量、自然的權威,給所有在場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看來,戴高樂將軍是他那個時代的偉人,“21世紀的中國找到了偉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今年9月發行以來,已分別在德國、新西蘭、巴基斯坦等國舉行首發式,受到世界各國政要、學者高度關注,也贏得了國外知名企業家的青睞。北京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該書廣受歡迎,多國人士爭相取閱。 “習主席在外交舞臺上展現出運籌帷幄的能量,對國家發展規劃的準確把握,為推動和平發展的積極倡議,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漢學家盧基揚諾夫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夢的提出是習主席治國理政高度的最好體現。“將中國傳統哲學運用到當代治國理政實踐中,向世人更加清晰地描述中國的發展理念,習主席的治國方略是對中國當代執政理念的升華。”他說,習主席未來的執政之路令人期待。 巴西著名經濟學家卡洛斯·塔瓦雷斯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在國際形勢極為復雜的背景下迅速發展,與領導人的治國理政思想和堅實的執政能力息息相關。他說,習近平主席訪問巴西,給當地人民帶來的直觀印象是,習主席富有魄力,勤政愛民,“習主席讓我們看到了在國內雷厲風行執行改革的大國領導人的一面”。 有感于習主席的治國方略,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今年10月提出了“習近平時代”概念。他對本報記者表示,之所以提出這一概念,主要是習近平不僅規劃個人任期內中國的發展,而且對中國未來30多年的長遠發展進行規劃。他說:“如果中國提出的改革方案得到落實,未來將出現一個更美好的中國。” (本報記者鮑捷、萬宇、李永群、林雪丹、顏歡、施曉慧) |
相關閱讀:
- [ 12-25]習近平走過的路(處級干部篇)
- [ 12-25]習近平的三農“三字經”:習農家事 近鄉情深 平衡發展
- [ 12-2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俄文版推介會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
- [ 12-25]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海軍372潛艇官兵群體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
- [ 12-25]習近平的“黃土情結”: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