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界反思“占中”:學生要停止散播仇恨
2014-12-27 07:30:52??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香港學界反思“占中”(聲音) 持續兩個半月的“占中”終于結束。香港學界傳出反思的聲音:為什么教育界成了“占中”的主力?為什么發起人是大學副教授,主力是激進學生組織?香港學界提醒此時應該反省如何面對“占中”后的問題—— “占中”以青年人為主力,因此社會必須正視教育下一代,想辦法令下一代變得更好,否則香港將來可能出現極端分子甚至“死士”。 ——城市智庫召集人洪錦鉉 香港要解決“占中”遺留下的社會問題,一定要從教育著手,但預計會面對不少阻力。“占中”打著爭取民主的旗號,然而只求一己政治目的而漠視社會上其他聲音,甚至罔顧法治,以激進行為企圖脅迫政府屈服,這是否真民主?香港有“示威之都”之稱,示威活動十分普遍,但必須和平、理性、守法,無論自以為的理念有多崇高,其目標與手段要一致,不能以為站在道德高地就可以獲得原諒。 ——香港教師會副會長高家裕 無論反對派或學生都不大理解民主的意義,因此學生們一定要在“后占領”時代學習如何與異見者相處,停止散播仇恨,為斗爭而斗爭……參與“占中”的青年人要求所謂“真普選”,某種程度上是源于對“一國兩制”以至《基本法》的誤解。不少香港人不了解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不知道人大常委會的角色與功能,甚至不清楚《基本法》,教育界要在這方面多做工夫。 ——香港教育學院助理教授胡少偉 學界更要反思現今教育制度的不足,但參與“占中”的學生是否需要反思自己的行為?香港的未來建設始終要靠年輕一代,希望學生在“占中”完結后認真回顧過去兩個多月不同報章媒體的報道,理清思路并整理出完整事實,思考在整個過程中是否有不恰當行為。年輕人一時沖動在所難免,最重要的是之后須反思,占領、沖擊、絕食等種種激烈行為客觀上是令事態變好了還是變壞了,這是一定要好好考慮的。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 |
相關閱讀:
- [ 12-26]香港警方在旺角再拘37名破壞公共秩序示威人士
- [ 12-26]港運鈔車掉錢被搶再引大陸香港人素質之爭
- [ 12-25]香港警方譴責平安夜示威者 稱破壞公共秩序和安全
- [ 12-25]香港大規模掃黃:拘捕58名內地女子 最大年齡65歲
- [ 12-25]旺角平安夜數百人流動示威 學者論香港社會失序根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