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盤點:日本首相安倍的本命馬年“折騰記”
2014-12-29 07:25: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 中新社東京12月28日電 (記者王健)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在日本也有生肖本命之說。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恰逢其人生一甲子的本命之年。 正是基于這樣的話語背景,正處于再度執政志得意滿之時的這位日本當今政壇老大,早在開年之初,便高調表示要在其本命馬年里揚鞭奮蹄,大有作為。 如今一年過去,縱觀安倍執政“馬車”一年蹤跡,時如烈馬脫韁一路撒歡,時如駑馬牽磨來回打轉,很難用一個詞來準確形容,姑且歸之于中國民間常用俗語——“折騰”。 折騰的“劇情”之一,是在其國內政壇信馬由韁。在這一年里,安倍折騰的花樣未曾停頓。其效果是擺平了一個個眼中敵手。比如在內閣運行順暢之時突然改組,雖意外引曝連番閣僚丑聞,卻藉此將外界視為其最大競爭者的石破茂,從實權在握的干事長寶座上拽入內閣,新創一頂“地方創生”官帽將其收伏,從而擺平了黨內敵手。比如在執政黨支持率居高無憂的情形下,突然提前解散國會重啟大選,令正在涵養羽翼的最大在野黨民主黨措手不及。結果令民主黨喪失近年內的反撲機運,從而擺平了在野敵手。又比如借涉及兩個名喚吉田者的“誤報”之說,加入窮追猛打,令其眼中最大輿論對頭《朝日新聞》被迫謝罪換帥,一蹶不振。從而擺平了輿論敵手。 折騰的“劇情”之二,是在其固執于“脫離戰后”、重現“強大日本”的路上馬不停蹄。從開春之際出臺武器出口“新三原則”,以取代長期遵循的“武器出口三原則”,重新打開“輸武之門”,從而動搖戰后日本作為和平國家的立國基石;到盛夏之時無視其國內眾多反對民意,強行出臺內閣決議,為解禁日本戰后一直被否定使用的集體自衛權而修改憲法解釋。加之軍費開銷的頻頻疊加、“奪島”戲碼屢屢上演等,令人難免對日本今后向何處去產生重大疑慮。 折騰的“劇情”之三,是在其“俯瞰地球儀”的頻繁外游中天馬行空。接近安倍的一位日本政府人士向記者稱,首相幾乎不停地出訪、會見,老實說連我們這些跟班都覺得吃不消,但他依然精力旺盛。 令人遺憾的是,在安倍創下日本首相任內外游量新紀錄的頻繁出訪中,卻每每出現以鄰為壑式的言行。無論是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的含沙射影,還是在“歐洲十日游”時的公開叫板,無不充斥渲染“中國威脅論”的意味。以致“牽制中國”一詞,竟成當年日本主流媒體解讀安倍外訪,及其國內外交活動的常用語。盡管這一做派后來有所收斂,中日間達成四項原則共識;截至目前,安倍在這一年里也抑制了前往靖國神社“表敬”的沖動;但其此后走向依然存疑。 安倍的折騰,當然還包括經濟領域的縱馬開弓。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雖頗受脫靶之評,卻依然聲勢唬人,諸如日本央行連出罕見的量寬之手。 過了馬年是羊年。在日本百姓的常識中,同樣明白羊年的祥和含義。現如今,在世界和平發展的大勢下,在日本經濟仍難復蘇,民生急待涵養生息的情形下,樂于不斷安裝各類堅甲利器的安倍執政馬車,在步入羊年之后,能否哪怕在一個時期內放馬卸甲,收心歸田?安倍能否在其大選獲勝而三度執政后,成為真正體認世界大勢的“識途老馬”?這一切,尚有待觀察。(完) |
相關閱讀:
- [ 12-28]安倍執政滿2年未“拜鬼” 稱欲加強與中韓合作
- [ 12-27]調查顯示日本民眾對安倍修憲和安保政策關注度低
- [ 12-26]日舉行干支交換儀式 “馬年”安倍經濟學效果甚微
- [ 12-26]日本政府稱“安倍談話”內容將先邀專家討論
- [ 12-26]安倍指示加強離島“保全管理” 擬修改相關政策
- [ 12-26]安倍內閣支持率略上升 國民多不贊同政府修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