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層的傾聽:李克強今年5次邀企業家做客中南海
2014-12-29 21:19:4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暉 |
分享到:
|
回眸2014,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步入發展新常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的同時,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發展的內生動力、創新活力不斷顯現。 改革的加速推進激蕩起了澎湃的市場動力。企業家更是市場大潮中的弄潮兒,是創新創富的活力之源。201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八個“更加注重”揭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取向,其中,“更加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首次出現。 翻閱日歷,自去年4月起,國務院李克強五次“相約”企業家做客中南海。在今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也再次與中外企業家代表會面并進行交流。通過與企業家的交流座談,決策層能近距離地感知市場的脈動,真切地體會澎湃市場的動力。 客人——為什么是企業家 從中南海西北門進去,步行不久就能看到一座門口臥著威武石獅的復古式建筑。大門上掛著國徽,還有一塊鑲金邊的牌匾上寫著“第一會議室”。通常來說,這里是國家領導會見前來參加座談會的學者、基層代表的地方,近年來又多了一批新的客人——企業家。 伴隨改革開放,中國企業發展走過了燦爛的三十余年。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載體,尤其是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據統計,目前,民營企業占中國GDP的比重已經超過60%,吸納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和每年90%的新增就業。 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占比已經超過65%。民營銀行試點啟動,民間金融發展方心未艾,民營力量已然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推動力和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生力軍。 近年來,以阿里、華為、百度、萬達為代表的民營企業更是加快走出國門,參與到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將中國產品、中國品牌推向世界。 企業家群體作為中國市場經濟建設的參與者、見證者,他們的聲音、他們的見地與訴求,對于決策參考的重要意義可想而知。 透過李克強總理會見的企業家名單,不難發現,他們所在的領域既包括厚積薄發的傳統制造業企業,也有新興浪潮下的互聯網公司,更有承載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性產業。走進中南海,企業家究竟說了些什么? |
相關閱讀:
- [ 12-28]超級推銷員李克強今年5次出訪 帶回1400億美元大單
- [ 12-27]盤點李克強成績單:他是破壁者、拆墻人
- [ 12-26]李克強分別會見來京述職的梁振英和崔世安
- [ 12-25]李克強:審計工作者要當好政策落實“督查員”和公共資金“守護神”
- [ 12-25]李克強接見全國審計機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代表
- [ 12-25]李克強:當好政策落實“督查員”和公共資金“守護神”
- [ 12-25]國務院接收9萬條網友留言 部分直通李克強案頭
- [ 12-24]李克強同希臘總理薩馬拉斯通電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