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航失事航班每名乘客最低獲賠16.5萬美元
2014-12-31 10:51:45??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探因 1 高空可能遇強雷暴 亞航QZ8501航班于當地時間12月28日清晨5時35分(北京時間6時35分)離開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的泗水,預定新加坡時間8時30分抵達新加坡。 據空管人員透露,53歲機長伊里揚托6時12分請求向左轉彎以避開風暴,請求立即獲準,飛機改變路線。接著機長請求準許飛機從3.2萬英尺爬升到3.8萬英尺,但印尼航管人員告訴機長,他可以飛到3.4萬英尺,不能再高,因為有另1架亞航飛機正在3.8萬英尺高空飛行。 據美聯社報道,航管人員沒有立刻許可飛機提升高度是因為沒有足夠空域,當時有另外6架飛機在上方區域,QZ8501只好繼續留在較低高度。 多位民航專家表示,當地時間6點17分,該架飛機失聯,并沒有發出任何求救信號。從5點35分到6點17分,QZ8501飛機共飛行了42分鐘。 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研究員周濟生說:“從起飛到飛機爬升至巡航高度需要20分鐘,也就是說,當時飛機并不處在起飛時段內,墜毀的主要原因應該是遇到了強雷暴。” 果殼網航空專家告訴記者,雷暴就像是發生在對流層的沸騰,尺度從幾千米到上百千米不等,高聳的積雨云是雷暴最顯著的外在形象。強雷暴內部可能會催生龍卷風、湍流(不穩定的氣流)、冰雹、雷電等極端天氣,對于高速運行的飛機來說都有可能構成致命打擊。 “此外,雷暴云團中氣流、氣壓很不穩定,雨滴幾乎是停在原地等著發動機撞上來。吸入過量的水會導致發動機工作異常甚至熄火和損壞。”上述專家表示,“地面的氣象雷達和氣象站、太空中的氣象衛星、飛機上自帶的氣象雷達,甚至目測,都會提醒飛行員注意到雷暴區域。建議還是,惹不起躲得起。” 2 機長太自信或疏忽 事實上,即便遇到惡劣天氣,也不一定會導致墜機這樣的嚴重結果。相反,僅僅因為天氣原因而導致的飛機墜毀事故并不多見。 “很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亞航QZ8501航班的機長發現雷暴區的時間太晚了。在機長請求提升高度、改變航線的時候,已經到了雷暴區邊緣或者已經進入雷暴區。”周濟生說。 另一位中航工業旗下飛機制造專家也同意這一說法。“飛機上的氣象雷達是需要人工設定的,根據雷達天線俯仰角的變化可以探測不同區域內的天氣狀況,因此飛行員的經驗、雷達設置的合適與否非常關鍵。”他指出,“機上雷達的設置需要不斷變化,并不是一勞永逸的”。 多位民航專家告訴記者,空客A320飛機的機載雷達設置復雜,飛行過程中的不同階段要靠人工設定,改變設置距離和角度。因此飛行員必須依靠技術規范和經驗準確判斷和處置雷達設置。 “雖然QZ8501客機的機長擁有豐富的飛行經驗,但他可能太自信了,對強雷暴的判斷太遲了,等到發現雷暴向空管請求提升高度、空管告知航線繁忙時,機長已經來不及做其他應急處理了,甚至都來不及求救,飛機已經開始往下掉了。”周濟生說。 |
相關閱讀:
- [ 12-31]亞航失聯客機確認失事 尚未發現幸存者跡象
- [ 12-31]亞航客機墜海惡劣天氣恐是主因 或遇到晴空亂流
- [ 12-31]印尼宣布找到亞航客機殘骸 尚未發現幸存者跡象
- [ 12-31]印尼總統下令全力搜索亞航客機殘骸 打撈乘客遺體
- [ 12-31]亞航失事客機已尋獲 印尼稱將盡快找到黑匣子
- [ 12-31]白宮對亞航客機失事表示哀悼 愿提供更多協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