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河海大學地球與工程學院研究團隊提出的地下水深循環理論,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尋找飲用水源工作日前取得突破性成果。8口井,每晝夜近1萬立方米的優質礦泉水噴涌而出。 阿拉善右旗位于內蒙古高原極干旱地區,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該地區沒有地表徑流,地下水中有害物質含量又嚴重超標,人畜飲用水問題自建旗以來就十分突出。如何在茫茫的沙漠中準確找到水源?河海大學地球與工程學院教授陳建生及其團隊經過多年研究,提出地下水深循環理論,認為在巴丹吉林沙漠中存在深循環地下水資源,可以解決當地群眾的飲水問題,并依據該理論在巴丹吉林沙漠發現了符合國家富鍶型礦泉水標準的優質水源。 何為地下水深循環?陳建生告訴記者:“我們在長期對青藏高原水量平衡的研究中發現,西藏內流區的湖泊與河流存在嚴重的滲漏,估計每年的滲漏量可達1000億立方米;根據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僅納木錯湖每年的滲漏量就超過90億立方米。”陳建生說,滲漏水通過跨流域的深循環形式在青藏高原外圍的平原地區排泄,其中一路水沿著板塊之間的縫合帶自西向東排泄,經過阿拉善、鄂爾多斯、華北平原、大興安嶺等地區。 根據深循環理論,在內蒙古高原造山帶及周邊地區的斷裂帶、火山口等地質構造中,就可能找到深循環地下水。依照這個理論,只要尋找到位于深層水循環“天然通道”上的火山口等導水構造,就相當于找到了水流的出口。陳建生說:“在沙漠中找到水,也證實了地下水存在著深循環形式。”經檢測,8口井的水質均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水中富含鍶、偏硅酸等對人體有益的諸多礦物質,既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作用,又具有極高的商業開發價值。 |
相關閱讀:
- [ 12-31]內蒙古大窯文化遺址再現70余件遠古先民打制石器
- [ 12-31]北京食藥監:內蒙古康園蜂公司蜂蜜等產品不合格
- [ 12-25]泰籍華人司馬鵬川和他內蒙古妻子的“千言萬語”
- [ 12-24]內蒙古:“牧民家的變化說也說不完”
- [ 12-22]內蒙古部署落實同俄蒙合作機制 三到五年建成沿邊經濟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