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在2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撰文稱,人們罹患癌癥的原因更多是“運氣差”,而非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 研究人員分析了31種人體組織癌變的數據,發現其中22種癌癥可用干細胞分裂時“運氣差”來解釋,包括胰腺癌、骨癌、卵巢癌和腦癌。這一發現將有助于研究人員為不同類型癌癥設計更有效的預防策略。 許多人被確診癌癥后都不禁會嘆:為何輪上我 患癌癥是運氣差?專家:是的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多數癌癥是因為干細胞分裂時隨機出錯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報告說,癌癥發生是由于組織干細胞在分裂中復制其DNA(脫氧核糖核酸)時出現隨機錯誤,或者說突變,突變累積越多,細胞發生癌變的風險越大。為了解干細胞分裂時的突變、環境因素和遺傳基因對癌癥影響的大小,他們分析了31種人類組織中有關干細胞分裂的已發表數據,并與這些組織的癌癥發生率進行比較。 研究表明,人類組織內正常干細胞的分裂數與該組織癌癥發生率之間的相關性達0.804,即高度相關。根據研究人員新開發的一個統計模型,組織的癌癥發生率是這一相關性的平方,以百分比的形式表達就是65%。 研究人員舉例說,人類結腸組織的干細胞分裂次數比小腸組織多4倍。同樣,人類結腸癌也比小腸癌要常見得多。而小鼠則相反,結腸干細胞分裂次數比小腸組織低。類似地,小鼠結腸癌癥發生率低于小腸癌癥發生率。 進一步分析表明,上述31種組織中有22種癌癥大體上可用干細胞分裂時的“壞運氣”解釋,包括胰腺癌、骨癌、卵巢癌和腦癌等,另外9種癌癥發生率則高于按“運氣不好”所做的預測。研究人員說,這9種癌癥可能還要計入環境或遺傳因素,比如肺癌還要考慮吸煙因素,皮膚癌還要考慮日曬因素。 研究人員表示,改變生活方式和習慣對預防特定癌癥有巨大幫助,但在預防其他一些癌癥方面可能沒有這么有效,因此“我們應該把更多資源投入到在可治療的早期階段診斷癌癥方面”。 研究人員強調,這項研究沒有包括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乳腺癌,也沒有包括男性常見癌癥前列腺癌,這是因為他們無法獲得這些癌癥干細胞分裂次數的可靠數據。 |
相關閱讀:
- [ 01-03]容祖兒透露母親曾患癌癥 病情正在康復中
- [ 12-23]美國研發出非手術注射式疫苗 可預防癌癥和傳染病
- [ 12-19]單親媽媽陪著癌癥兒子上大學
- [ 12-19]寬心對待癌癥 愛由“興”生向六旬老人傳遞愛心
- [ 12-19]寬心對待癌癥 愛由“興”生向六旬老人傳遞愛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