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德法四國阿斯塔納會晤存變數
2015-01-06 18:26:16??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周艾連 |
分享到:
|
中新社阿斯塔納1月6日電 (記者 文龍杰)德法兩國官方分別于5日和6日表示,若無實際進展,或不會參加15日的阿斯塔納會晤。烏克蘭預備中將伊戈里·拉曼涅克認為,烏克蘭存在發生戰爭的可能性。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在2014年底宣稱,將于2015年1月15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與俄、德、法三國元首進行會晤。 5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接受法國“因特”(Inter)電臺采訪時說:“我前往阿斯塔納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有新的進展。我想到那個時候會有的,如果沒有什么成果,那也不值得專門去會面商討。” 他還表示:“我認為(對俄)制裁必須停下來。如果有進展,這些措施就應該被解除,如果沒有,那么制裁將會繼續。” 6日,柏林的官方代表接受烏通社采訪時說:“我現在還不能肯定15日的阿斯塔納會晤能否舉行。只有在能夠取得實質性進展時,會晤才有意義。” 據這位官方代表解釋,實質性進展“首先是明斯克協定的完全落實和真正的長時間停火,在政府管轄地區與民間武裝控制地區之間建立聯系,解除重型武器。” “我認為,如果明斯克協定得不到落實,那么烏克蘭有可能發生戰爭,盡管戰爭可能不是中等或高度集約化的。”伊戈里·拉曼涅克在接受“烏克蘭112”電視臺采訪時說。 不過,據烏克蘭獨立新聞通訊社報道,在2014年12月底曾有烏分析家指出,波羅申科會盡量避免戰爭,因為在軍事實力方面,烏政府軍并沒有必勝的把握,而且一旦發生戰爭,烏克蘭的經濟和社會狀況會更加糟糕。 2014年9月5日,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同烏東部民間武裝代表,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9月19日,三方聯絡小組同烏東部民間武裝代表簽署備忘錄,規定建立30公里寬的緩沖區。由于沖突雙方缺乏互信,停火協議和備忘錄均未得到有效落實。(完) |
相關閱讀:
- [ 01-03]烏俄德法外長就阿斯塔納會晤進行電話會談
- [ 12-26]烏俄對立關系再添“麻煩”
- [ 11-20]烏克蘭將單方面標定烏俄邊界
- [ 11-20]烏克蘭決定將單方面標定烏俄邊界
- [ 09-13]烏前總統:烏、俄邊境應由聯合國監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