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應妮)云南省巍山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拱辰樓1月3日凌晨發生火災,拱辰樓建筑城臺上的木構建筑基本燒毀。國家文物局7日在京通報了本次火災事故的調查情況,根據現場熔痕鑒定,火災起火點為拱辰樓東南角夾層上方,直接原因為電氣線路一次短路所致。國家文物局督查司司長劉銘威透露,電氣火災事故已占文物建筑火災事故40%。 在7日的通報會上,劉銘威介紹,國家文物局督察司會同云南省文物局組成督察組4日趕赴云南巍山調查火災事故現場。督察組指出,拱辰樓使用單位南詔古樂團應負有主要責任,相關主管部門監管不到位也是引發火災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時,應核查擅自將拱辰樓交由南詔古樂團使用的問題。目前,已由大理州公安、紀檢監察、檢察院等多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組織事故責任認定和責任追究。在事故調查處理結束前,拱辰樓修復事宜暫不討論,但應對現場可用文物建筑構件進行清理保存。 他表示,火災對于文物建筑是最致命的傷害。目前,電氣火災成為文物建筑火災的主要原因,據國家文物局統計,電氣火災事故已占文物建筑火災事故40%。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特別是一般不可移動文物管理使用中表現的尤為突出。針對文物建筑電氣火災頻發,國家文物局積極會同公安消防部門,加快文物建筑電氣火災防控技術研究與試點工作,啟動文物建筑電氣火災防控相關技術規范編制工作,并繼續加大國保單位電氣火災防控項目支持力度。 他指出,國家文物局將加快推進文物消防安全相關技術與管理的標準規范建設,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專用技術和裝備研究試點,繼續增加以國保單位為主的古城鎮、古村寨和古建筑群的消防設施建設的經費投入,力爭在3-5年內基本排除消防隱患,督促各地全面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基礎,確保文物安全。同時繼續加大督查力度,近期國家文物局將派出多個調查組,分赴文物建筑密集、火災隱患嚴重的區域開展暗查暗訪工作。 記者留意到,拱辰樓作為演出場所是由相關部門無償給南詔古樂團使用,旨在模仿麗江古樂的方式,傳承發揚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無疑初衷是好的。那么對文物古建的保護和利用,這二者的邊界在哪里?如何拿捏這個度? 就此問題,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朱曉東表示,中國的文物工作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合理’使用,而不是‘充分’利用。”按照《文物保護法》23條規定,“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屬于國家所有的紀念建筑物或者古建筑,除可以建立博物館、保管所或者辟為參觀游覽場所外,如果必須作其他用途的,應當經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征得上一級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后,報核定公布該文物保護單位的人民政府批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其他用途的,應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準。”他指出,拱辰樓作為省保單位,并未履行任何報批手續就擅自改變用途,安全責任不明確,安全措施和監管都沒有落實到位。(完) |
相關閱讀:
- [ 01-06]國家文物局維修華安世遺土樓
- [ 01-05]國家文物局斥資200萬元維修華安世遺土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