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需要提倡一種什么樣的哲學? 一個人或一個群體(包括不同時代的人或群體)抱著什么樣的態度來面對世界或世事,或者說,一個人或一個群體有什么樣的境界,他或他們就有什么樣的哲學。對世事抱悲觀態度的人有悲觀主義的哲學,持樂觀態度的人就有樂觀主義的哲學,如此類推,就有唯物主義的哲學和唯心主義的哲學,有人類中心論的哲學和民胞物與的哲學,有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哲學,有功利主義與道德義務論的哲學,等等。 人生態度或境界不是獨立自在、隨意產生的,任何一種人生態度或境界都有它之所以產生的現實依據、經濟基礎、社會環境、時代背景、民族性格、歷史文化傳統。就一個人來說,甚至與他的稟性、出身等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以講人生態度或境界為基本內容的哲學當然也與以上種種復雜因素有密切聯系,如英國的經驗主義就有它自己的認識論方面的依據,還以英國獨特的思想文化方面的傳統為背景。一個人有某種哲學,除了許多深刻的原因,還與他個人的性格有某種聯系。 我們今天亟須發展科學,需要經世致用或者說實用(但不是實用主義)的哲學觀點。但現在一些人過分熱衷于功利追求,對自然采取人類中心主義態度,對人則以自我為中心,破壞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針對這些情況,我主張在重視實用的同時,更多地提倡詩意境界和民胞物與精神及其理論基礎“萬物一體”的哲學。人與天地萬物一氣相通、融為一體,因此,人對他人、他物應有同類感,應以仁民愛物的態度和赤誠之心相待。這是一種真善美相統一的境界,也是一種人與萬物一體的哲學。 以提高人生境界為目標的哲學決非拋棄普遍概念和普遍規律,決非拋棄知識,而是在它們的基礎上提高我們的人生境界。一個不識不知的人,既不懂自然科學的普遍規律,也沒有社會歷史方面的知識,如何能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呢?當今世界正處于普遍性、必然性知識日新月異、迅猛擴展的時代,我們該以什么樣的哲學和人生態度來面對世界呢?我們的哲學和人生態度該如何不斷更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并指導我們的行動呢?哲學比科學有更多更高的任務,它既要有廣泛的科學知識而不只是某一具體科學領域內的知識,又要超越科學知識,超越科學的普遍性、必然性。 |
相關閱讀:
- [ 01-06]復旦投毒案8日二審宣判 受害人父親希望維持原判
- [ 01-04]《全民電影》再掀熱潮 電影新人正在崛起(圖)
- [ 01-03]王祖藍向廖偉雄取經 贊其是模仿界鼻祖
- [ 12-23]劉桂芳:孝是人生的拐杖
- [ 12-23]宜蘭87歲書法家 字中見悟得人生(圖)
- [ 12-23]福州試開通首條殯葬服務熱線968533 含四個功能
- [ 12-20]男子報復同母異父兄弟 砍死其三個子女生母被砍傷
- [ 12-17]柯文哲:因為信念及心存善念而當選臺北市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