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蒙面武裝分子闖入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的諷刺雜志《沙爾利周刊》編輯部,殺死殺傷23人,警察倒在地上還遭補槍殺死。 震驚、憤怒、悲傷、憂懼……種種負面情緒,流淌在人們心頭。什么是極端?什么是恐怖?這就是! 過去,不論西班牙馬德里恐襲案還是英國倫敦地鐵爆炸案,恐怖分子多少還有些“地下活動”的意識,大多是偷偷摸摸安裝爆炸裝置,然后遮遮掩掩地引爆,事后也多半會聲明是其所為。 但在巴黎恐襲案中,兇手光天化日之下,如此明目張膽,殘忍血腥,且案發至今,沒有任何極端組織聲稱是其所為。這一切,使巴黎恐襲案難以避免地帶給西方和世界巨大震動。 有人說,這家雜志屢次刊登取笑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因此招禍,甚至津津有味地討論究竟是哪一幅漫畫造成禍端。是的,這家雜志的漫畫經常引發爭議與和平抗議,周刊負責人甚至因此被告上過法庭。但是,要記往,這些回應都是和平進行的。用恐怖襲擊的方式加以報復,情無可原,罪無可恕。 我們最好能記得,7日遇害的雜志主編夏爾伯生前說過的一句話:“漫畫從來沒有殺過一個人。”宗教學者也都知道,世界主要宗教中,沒有任何一種會鼓勵或贊成信徒以隨意剝奪他人生命的暴戾方式對待各種“冒犯”。血案發生后,伊斯蘭世界和歐洲穆斯林領袖紛紛發聲,一致強烈譴責襲擊事件的制造者,即是明證。 我們最好也能記得,不論發生在世界什么地方,絕大多數恐怖襲擊事件中,受害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從來沒有“冒犯”過誰。他們只是過著自己的家常日子,卻在超市,在火車站,在酒吧,在某一正常生活著的時刻,遭遇飛來橫禍。這充分說明,恐怖主義是所有人的危險,再安分守己也未必能夠躲得過。 把血案禍源指向這家諷刺雜志本身,實際上正中巴黎血案兇手下懷。正如英國《衛報》專欄作者西蒙·詹金斯所指出,恐怖分子實施此次襲擊的目的就是要恐嚇民眾,進而阻止對極端勢力的持續批評,同時使得被襲擊國家陷入“疑懼”狀態,變得狹隘。 巴黎恐襲案不是一起漫畫引發的血案,而是極端暴力思想引發的血案。不能清楚認識這一點,就會錯失問題的焦點,甚至可能使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行動出現偏差。(記者 徐劍梅) |
相關閱讀:
- [ 01-08]法媒:警方利用三條線索快速鎖定巴黎恐襲案槍手
- [ 01-08]巴黎槍擊案一名嫌犯投案自首
- [ 01-08]巴黎恐襲發生地華商聚集 區長:將加強保護商家
- [ 01-08]目擊者憶巴黎槍擊案:路人四散驚逃 藏身老年公寓
- [ 01-08]歐盟、北約相繼譴責巴黎恐怖襲擊事件
- [ 01-08]奧巴馬強烈譴責巴黎恐襲事件 向法方提供必要協助
- [ 01-07]外媒:巴黎雜志社襲擊事件死者中4人為漫畫家
- [ 01-07]巴黎雜志社襲擊事件致12人亡 多國領導人譴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