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濤】隨著中國游客在韓國越來越多,中韓兩國社會文化差異產生的問題也部分顯現。韓國《朝鮮日報》9日呼喊“救救郵筒”,抱怨中國游客習慣性地往韓國郵筒里扔垃圾。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因為韓國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垃圾桶,這可能是中國游客在不懂韓文的情況下發生的誤會。 《朝鮮日報》報道稱,在首爾樂天百貨店前,做生意的韓國小販安民旭沖著一名45歲的中國游客高喊:“這是郵筒!”這名把郵筒當垃圾桶并準備扔煙頭的中國游客面帶尷尬背過身去。安民旭說,“中國人扔了很多垃圾,雖然我出面說了幾句漢語,但實在管不過來”。該報稱,6日,位于明洞的首爾中央郵局郵遞室室長金學成打開郵筒,煙頭、橘子皮、竹簽以及中國人喜歡吃的南瓜子皮嘩啦啦地撒了出來。金學成調侃說:“只要打開這里的郵筒,就能知道明洞有做什么生意的攤販”。 《朝鮮日報》稱,首爾明洞和東大門的郵筒因為中國游客扔的垃圾骯臟不堪。樂天百貨店前的郵筒每周能清出10升垃圾,東大門平和市場入口處的郵筒每周能清出2至3升垃圾。該報記者請一名中國女大學生做自我批評稱,“雖然有的郵筒貼上漢語警告語會讓人感到不快,但中國人的意識至今未能提高也是事實。沒想到就連郵筒里他們也會扔垃圾”。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中國游客往韓國郵筒中扔垃圾可能有多種原因。首先,韓國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取消垃圾桶,但絕大多數中國人并不清楚這點。韓國人在逛街有垃圾時,要么交給購物地點的商販,要么拿紙或塑料袋放入自己包中。其次,韓國的郵筒與垃圾桶外形相似,容易“誤投”。另外,語言不通也是重要原因。 韓國網友對該報道議論紛紛,除譏諷聲音外,也有不少反省。網友“鄭方鎬”說,大城市沒有垃圾桶本身就是問題,韓國人同樣感到不方便,甚至直接往街上扔垃圾。網友“金基范”則認為,旅行社并沒有為中國游客準備垃圾袋等解決方案的意識,有關部門應盡快尋找對策,這才是韓國成為觀光大國的正確道路。 |
相關閱讀:
- [ 01-05]日美計劃加強太空監視合作 共享太空垃圾信息
- [ 12-25]盤點英國各地最丑圣誕樹:垃圾袋當裝飾品
- [ 12-17]荷蘭畫家憑記憶繪畫城市風景 細致到垃圾箱
- [ 12-14]悉尼機場跑道上有垃圾 美客機被迫改降堪培拉
- [ 12-14]悉尼機場跑道上有垃圾 美客機被迫改降堪培拉
- [ 12-01]美一失蹤足球運動員被發現死于垃圾箱 或系自殺
- [ 11-20]美媒:印度公共環境衛生堪憂 巨量垃圾無人關心
- [ 11-15]印度女嬰被裝塑料袋丟垃圾場 險遭豬狗啃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