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瑯滿目的印度仿制藥 “我們就是想有尊嚴地活下去。”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感慨。“無論富有還是貧窮,人都能在自如支配自己錢財的情況下看得起病,就是有尊嚴地活著。” 近日,白血病患者從印度代購仿制藥格列衛的事件呈現在公眾面前。盡管印度仿制藥在中國沒有得到認證,但是它與進口抗癌藥的巨大差價讓代購這條快捷途徑顯得頗受歡迎。 在眾多討論后,高價“救命藥”背后一系列問題浮出水面:中國的進口抗癌藥在眾多國家中居于最高位,甚至與韓國相差2倍。中國的價格為什么如此高昂?與印度同為仿制藥大國,為什么中國少有國際水準的仿制藥?人民網記者針對瑞士諾華格列衛高價背后的成因再次進行調查。 原研藥享受單獨定價權價格“巋然不動” 據介紹,格列衛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研制的小分子靶向藥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粒白血病人的染色體變異。格列衛的出現,使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十年生存率從以前的不到50%,增加到了現在的90%左右,并且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但由于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原研藥格列衛價格昂貴,讓很多患者望而怯步。自2001年第一次被引入中國至今,格列衛的價格一直是23500/盒,一盒一個月,一年就28萬多元。人民網跨國調查發現,諾華格列衛在中國的零售價最高,那么,一款關乎患者生命的進口藥物價格,究竟是如何制定出來的? 一位研究藥品定價的人士介紹,中國藥品定價分為三類,一類是政府定價(如疫苗),一類是市場調節,還有一類是政府指導價,形式為最高零售價限價,包括統一定價和單獨定價,而專利藥都屬于單獨定價。 國外申請專利的原研藥享受單獨定價權,這導致其在價格上“巋然不動”。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規定其實在法律上缺乏依據。早在2010年國家發改委就開始制訂《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試圖取消原研藥的“價格特權”。但幾年過去了,意見稿還未有定論。 |
相關閱讀:
- [ 01-05]救命藥成“假藥” 患者呼吁高價抗癌藥納入醫保
- [ 12-31]悅康藥業抗癌藥三批次不合格 回應稱領導不在
- [ 12-25]江蘇一女子為抗癌每天吃苦杏仁 不幸中毒身亡
- [ 12-23]別讓患者等死 抗癌藥應實施強制許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