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社部研究起草的《企業裁減人員規定(征求意見稿)》日前對外公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時間截止到本月底。征求意見稿中的一條規定,“裁減20人以上或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人員的,需報告人社部門”,引起了公眾尤其是中小企業的關注。
焦點一:企業裁員要備案
征求意見稿擬規定,企業采取協商一致方式解除勞動合同人數達到20人以上,或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人員的,應當提前30日向本企業工會或者全體職工告知有關情況,并將人數報告人社部門。人社部門收到企業裁員報告后,對報告材料齊全的,將出具收訖回執并予以備案,收到回執10日后企業可以實施裁員。
對于此條規定,有網友在微博上表示不解,“按照這個說法,作為一個只有10名員工的小企業,裁減1個人就要去備案,豈不是會導致我整個企業的用人成本增高?”
成都市人社局勞動關系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其實這并非此次征求意見稿中新增規定,按照19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用人單位確需裁減人員的,要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安贿^,一次裁減20人以上這種大規模的裁員情況比較少見,截至目前成都還未接到過這種情況的報告?!痹撠撠熑吮硎荆髑笠庖姼逄岢鲆蛉松绮块T報備裁員情況,程序更加合法,對人社部門來說能夠更好把握企業裁員情況,也能夠更好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川大教授:當心小微企業怕備案不簽合同
“這項規定如出臺其實是政府對于勞動力市場的宏觀監控和調控?!彼拇ù髮W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昌文表示,失業率是社會經濟運行情況的重要指標,《企業裁減人員規定(征求意見稿)》可以讓政府主管部門監控到整個社會的就業情況,從而合理地分析判斷社會經濟運行情況。另一方面,“目前,我們還存在用工制度不規范的情況,這項規定也有利于規范勞動力市場。”陳昌文說,企業實行裁員備案制度可以讓勞動者權利得到應有的保障,合法利益不因裁員而受到損失。不過,陳昌文也提醒,要避免因此項規定的實施而產生的“新情況”,“一個小微企業就10個人,裁員要去備案,企業主或許會覺得很麻煩,給企業增加用工成本,最終或導致企業裁員不去備案,或者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
此外,對于此次征求意見稿中提出的備案制度,陳昌文特別指出備案不等同于審批。“備案是指企業按照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相關文件等規定,向主管部門報告制定的或完成的事項的行為;而審批則是指政府機關,根據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及有關文件,對企業從事某種行為、申請某種權利或資格等進行具有限制性管理的行為,二者有著本質的不同?!标惒恼f,備案的規定,將勞動行政部門從企業的管理中解放出來,使得企業的事情歸企業,政府的事情歸政府,理順了各自的職能。
焦點二:禁裁人員增加2類
比起19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中對于“不得裁減人員”規定的4類情況,本次征求意見稿中禁止裁員的范圍擴大至6類。
增加的2類禁止裁員的范圍分別為“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以及“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
其余4類分別為: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焦點三:少裁不裁有穩崗補貼
征求意見稿中規定,為鼓勵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員、少裁員,穩定就業崗位的企業,人社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穩定崗位補貼,用于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相關支出。
“這對我們中小企業來說肯定是好事?!背啥际兰o快幫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帥鵬介紹,企業一般是在出現困難的時候才會有裁員的打算,作為企業肯定首先會想辦法減少裁員或不裁員,在內部進行轉崗或崗位調劑,如果人社部門能夠給予一定的穩崗補貼就更好了,對企業也是一種鼓勵和幫助。記者黃海英 田程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