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你能扛多久?
在高油價推動下,勘探生產板塊是我國石油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國際油價是從去年6月開始下跌,讓我們先看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上市公司公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業績。
中石油實現凈利潤同比下降6.2%,中石化實現凈利潤下降12%。中海油季度油氣銷售收入535.7億元,同比下降4.6%。這就是說,包括其煉化、銷售板塊在內,仍不敵勘探開采板塊利潤的下降。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國際油價持續保持低位,“三桶油”利潤持續下降的話,他們還能扛多久?
從今年1月1日起,國家已開始將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從原來的每桶55美元提高到65美元。復旦大學吳力波認為,國家這樣做雖有助于減輕企業負擔,但企業自身必須提高抗風險能力。
中國老牌采油企業大慶油田已經“吃不消”了。根據中石油公司的計劃,占我國內陸油田總產量近四分之一的大慶油田今年將減產150萬噸,到2020年將調減至3200萬噸,年均減幅超過130萬噸。
(小標題)國際油股頓挫,國內緣何“大象起舞”
受國際油價大跌影響,國際市場上石油股深受重創。
2014年美股連創新高,但在美國上市的石油公司股價卻普遍受到油價大跌的拖累。自去年7月1日至今,美國雪佛龍公司股價累計下跌了17%;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股價累計下跌了22%;英國石油公司股價累計下跌了30%。
但令人意外的是,國內A股市場上石油公司股價卻不降反升。近一段時間以來,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只超級大盤股甚至多次漲停,出現罕見的“大象起舞”現象。據統計,自去年7月1日至今,A股市場中石油股價累計上漲了60%;中石化股價累計上漲了27.7%。而在美國上市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股價分別下跌了10%和16.5%。
同一家石油公司在國內外股市表現為何截然不同?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主要跟國內外投資者理念存在差異有關。在國際市場,投資者更看重長期趨勢以及企業的基本面情況;而國內投資者更注重消息面的變化,偏向于波段性短線操作。
管清友說,雖然國際油價大幅下挫,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接連下調,但國家對石油企業采取了提高特別收益金起征門檻等減負措施,釋放了政策利好。其次,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正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頻繁釋放出積極信號,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此外,自去年以來,國內資產配置趨勢偏向于股市,尤其估值偏低的藍籌股受到投資者追捧,石油股作為大型藍籌股也從中受益。
中化國際一位長期關注石油投資的專家告訴記者,受國際油價大跌影響,國際上很多大型石油公司收入下降,開始削減支出,收縮擴張規模。在美國已有頁巖油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在此背景下,國際市場上石油股接連大跌,而國內石油股逆市上揚,反映出國內投資者投資心態不成熟的一面。
新能源產業能否挺過寒冬
煤制油、煤制氣等煤化工產業、電動汽車、太陽能等新能源相關產業都是依賴高油價才有利可圖、生存發展的。他們的寒冬也到了。
業內普遍認為,國際油價每桶70美元是煤制油項目的盈虧平衡點。記者了解到,大唐集團、國電電力、中海油和華電等公司已陸續開始剝離煤化工板塊業務。
去年9月以來,電動汽車企業特斯拉股價下跌近30%,比亞迪股價下跌超過40%。
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陳衛東說,新能源技術的突破均出現在高油價年代,例如北美頁巖氣技術革命和歐洲電池技術的進步等。
“如果原油價格維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新能源將失去競爭優勢,發展進程很可能會減緩。”陳衛東說。
- 2015-01-12油價迎來“十二跌” 成品油消費稅宣布再度上調
- 2015-01-12降價三遇調稅 成品油價格小幅降低
- 2015-01-12原油商預定超級油輪囤油 待油價反彈時收漁利
- 2015-01-12原油商預定超級油輪囤油 待油價反彈時收漁利
- 2015-01-12油價暴跌,頁巖油革命還能撐多久
- 2015-01-12成品油價將迎新年首跌 92號汽油再入“五元時代”
- 2015-01-11成品油價格將迎新年首跌 五元時代或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