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資山熏雞 卓資山熏雞是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傳統名食,制作加工有近百年的歷史,是全國三大名雞之一。 卓資山熏雞用當地飼養的草雞加多種調味料,經煮、煙熏而成。是內蒙古自治區久負盛名的名牌產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以其個大體肥、色澤紅潤、味道鮮美、肉質細嫩而聞名于華北各省、長城內外。 卓資山熏雞的生產和加工,還要追溯到百年前。由于這一帶的雞個大肉嫩,早在上世紀初,人們就開始將其加工成鹵雞出售。當時,卓資山鎮里僅有三四戶人家加工鹵雞,只是向周圍村鎮和來往于平綏鐵路的客運列車出售。但是,由于工藝簡單,味道一般,遠遠談不上什么名氣。 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河北宣化的李珍和北京的張蘭太兩師傅來卓資山鎮開了熏雞鋪。兩位師傅取定縣熏雞和當地鹵雞之長,經過長期摸索,創造了卓資山熏雞獨特的制作工藝,其特點為紅潤、酥嫩、鮮美,色、香、味皆佳。卓資山鹵雞由于味道、色澤方面都明顯不如熏雞,所以,熏雞在市場上迅速取代了鹵雞,知名度和銷售量同樣是與日俱增。 1956年在全國熟食制品展覽會上,卓資山熏雞與山東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并列地方禽制品之榜首,被譽為中國的“三雞”。1986年卓資山熏雞被內蒙古自治區評為名優產品,1989年又在全國熟制品評比會上獲“優秀產品”稱號…… 隨著生產技術的日臻完善,20世紀40年代開始,卓資山熏雞走向了中原地區。由京包、包蘭、包太等幾條途經卓資山的鐵路線將令人垂涎欲滴的卓資山熏雞帶到了全國各地。 相傳,有一個叫李三的山東人乘坐火車返回故鄉時,由于沒有什么其他禮物可以送給故鄉的親朋好友們,于是在途經卓資山火車站時,買了20只熏雞,由于整個行程2000余里,歷時將近一個星期,所以他擔心在盛夏酷暑中這些熏雞會壞掉,但回到家鄉時,他卻驚奇地發現這20只熏雞依然香氣四溢。從此,李三成為卓資山熏雞的義務宣傳員。 正是因為卓資山熏雞的風味獨特與攜帶方便,使其在全國的知名度逐步上升。(石毅) |
相關閱讀:
- [ 04-30]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4名少年溺水身亡
- [ 11-01]內蒙古調查烏蘭察布新豪樓:立即停止辦公大樓建設
- [ 08-14]內蒙古烏蘭察布人事考試被指泄題 當地稱“尚未命題”
- [ 05-07]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力治”京津風沙源
- [ 04-17]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取締一釀皮黑窩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