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奶農每日倒牛奶,養豬戶買牛奶喂豬……新年剛過,這樣的新聞頻現,讓人不免驚訝,天天要喝的牛奶,這是怎么了?
實際上,種種跡象表明,這場幾乎波及全國的“奶危機”,從2013年的“奶荒”開始,就埋下了伏筆。處于產業鏈低端的中國原奶生產,一窩蜂而上之后,面對來自國外低價奶粉的沖擊,立馬被打回原型。有媒體評論,僅僅兩年時間,便從“奶荒”到“奶剩”,這對中國奶業來說,頗具諷刺意味。
在浙江,金華的奶牛存欄數占全省的40%還要多,幾乎就是半壁江山。
數據顯示,2014年末,金華的奶牛存欄數相比2013年,少了5000多頭。
鮮奶收購價格大跌,甚至還不能抵銷成本,不少奶農為了減少損失,只能忍痛宰牛賣肉,咬牙苦撐。而處于產業鏈上游的鮮奶制品企業日子也不好過,面對產能過剩的事實,只能貼錢生產,甚至不得不出臺“限量收購”的政策。
在采訪中,金華多位奶業從業者都稱,中國的奶業正接受寒冬的考驗。更糟的是,這個冬天看上去還要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
金華最大奶牛養殖戶:越養越虧,月均宰牛50頭
45歲的阮水明養奶牛已經10年了,他位于金華婺城區蔣堂鎮的奶牛養殖場,正常情況下的存欄量超過2000頭,是金華規模最大的奶牛場。
“現在,我的奶牛只剩下1850頭了?!比钏麝割^說,滿臉的無奈。
每年11月到次年四五月,是奶牛產奶高峰期。可這個冬天,阮水明卻不得不忍痛將傾注了自己太多心血的奶牛殺掉一些,以減少損失。
“按照以往的經驗,每年這個時候,鮮奶的價格都會有些波動,但降幅不會太大?!比钏髡f,但像今年這樣壞的年景,他養牛10年來還是第一次遇到。
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2013年的時候全國鬧“奶荒”,國內生產的鮮奶供不應求,省內外乳企紛紛到金華“搶奶”,也一定程度催生了金華原奶價格上揚。鮮奶收購價格從2013年1月份的3.8元/公斤上漲到2014年初的5.8元/公斤,最高時甚至超過6元/公斤。
高價之下,部分奶農趁機擴大了養殖規模,而今,不僅鮮奶收購價格降回到4元/公斤左右,而且還要“限售”。
所謂限售,以阮水明的養殖場為例,正常情況下,他的2000頭奶牛每天可出奶約21噸。但是,乳制品企業卻只給18噸的收購限額。限額內的18噸鮮奶,按4元/公斤收購;超出的3噸,要么不收購,要么以遠低于4元的價格收購(阮水明說,最近兩天的收購價是2.5元/公斤)。
按照成本計算,如果鮮奶的收購價低于4元/公斤,奶農就會虧本。
“我每天的鮮奶產量是固定的,如果他們不收,就只能倒掉。所以,再低的價格也只能賣,能少虧點。”阮水明說。
為了減少損失,3個月前,阮水明就開始宰殺自己養殖場的奶牛。“越養越虧,還不如殺了賣肉”。阮水明說,“除去自然淘汰的,這3個月,差不多殺了150頭牛。”
“我這樣規模的養殖場,一天虧個幾千、萬把塊錢,還能撐個一年半載,那些小規模的養殖戶怎么熬???你算算,如果只養了100來頭牛,平均每天殺一兩頭,夠殺幾天?”他說。
鮮奶制品企業:一直在做貼錢的買賣
實際上,阮水明的養殖場由于規模大,與乳制品企業早就簽過合同,在奶業不景氣的時候,雖然賺不到錢,他的鮮奶并不愁銷路。
金華奶牛協會秘書長傅春泉告訴錢江晚報記者,在金華,比較大型的乳品企業就是佳樂、李子園、好源、銀河等幾家公司。這些企業中,好源主要做煉乳,銀河主要生產牛初乳,李子園則是復原乳,原材料都可以用奶粉代替,對生鮮奶的需求并不大,所以受到的沖擊比較小。
而主要生產鮮奶制品的金華本地乳企佳樂乳業有限公司,就沒那么幸運了。
昨天下午,錢江晚報記者在佳樂公司的倉庫看到,這里的奶粉已經堆積如山,足足有三四米高。
佳樂副總經理程建華說,佳樂一天平均最多也只能消化80噸鮮奶,面對現有的105噸鮮奶供應量,佳樂除了貼錢將之加工成奶粉、稀奶油(就是奶油,蛋糕房、面包房用得比較多)之類便于儲存的產品外,也沒其他太好的辦法,“放到市場上,價格太低,還賣不掉,只能存著?!?/p>
僅最近兩個月,佳樂公司就已經庫存了約200噸奶粉。此外,還有為數不少的奶油被存放在租來的冷庫里。
“鮮奶加工成奶粉的成本在4萬元/噸左右,可如果是買進口的奶粉,只要1.8~1.9萬元/噸?!背探ㄈA說。因為與養殖戶的合作關系,加上對鮮奶的依賴,像佳樂這樣的乳企不得不咬牙苦撐。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采取限量收購措施的主要原因?!背探ㄈA說。
后果正在顯現:倒奶的事會不會在金華發生?難說
數據顯示,自2013年的“奶荒”后,因為養殖規模擴大,近兩年金華鮮奶的產量一直在增加,目前已達到每天200多噸的產量。
“2013年的時候,國內幾家著名的乳企都到金華來買過奶,那個時候,本地產的鮮奶供不應求,差不多三分之二的鮮奶被外面的乳企消化了?!备荡喝f,光北方一家知名乳企每天就能買走40噸鮮奶。
如今,這些外地企業的收購力度一再下滑,金華外銷的鮮奶已由2014年初的140噸/天,下降到目前的90噸/天,直降35.7%。這多出來的50噸鮮奶,都要靠本地企業來消化,從目前來看,顯然已經過剩。
來自金華市農業局的數據,2013年底,金華全市的奶牛存欄數量為2.93萬頭,到了2014年末,存欄數降到2.45萬頭,占全省的40%還要多。這些少掉的存欄量,主要和散養戶大幅減少有關,受專項整治行動以及環境治理的影響,金華全市的奶牛養殖戶數由2013年的1894家降到2014年末的509家,減少了73.1%。
面對波及全國的“奶危機”,養殖戶及乳企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金華市奶牛乳品行業協會秘書長傅春泉說,目前,金華還沒有出現倒奶的現象,但如果照目前的情況持續下去,很難說倒奶的事會不會在金華發生。
原因分析
鮮奶滯銷,因國外低價奶粉涌入
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全國范圍內的鮮奶滯銷,除了牛奶產量達到一個高峰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受國外低價奶粉的影響。
“從2014年4月份開始,大量進口奶粉賣到國內,價格更是從5.5萬元/噸直降到當前的1.8~1.9萬元/噸?!备荡喝f,這樣的行為已經可以看作是傾銷。
來自海關的數據,更能說明問題。記者從寧波口岸獲悉,2014年,該口岸進口的牛奶為5706.9噸,同比增長了6.1倍,而均價同比卻下降了28.6%。奶粉的情況也是類似,寧波海關統計,去年1到11月,從寧波口岸進口奶粉884.4噸,同比增幅達2.5倍。
在這波沖擊下,不少乳企減少了鮮奶的采購,改用奶粉加工產品?!澳谭郾緛砭褪酋r奶制成的,因為奶粉更耐儲,我們國家的一些乳企等于又把奶粉沖泡回去還原成飲品?!备荡喝f,這直接導致國產鮮奶、奶粉集中過剩。
傅春泉說,在口感上,奶粉還原成牛奶,并不會有多少區別,但在營養上,肯定不如鮮奶制品。
說到這里很多讀者要奇怪了,為什么原材料價格這么低,超市里的乳產品價格卻不見絲毫下降呢?
這里不得不提國內乳產品居高不下的成本?!叭槠穬r格里,廣告營銷的費用占了很大一筆,不然賣不動?!比钏髡f,另外還有人工成本的逐年持續上漲,以及對環保的高要求等,也壓榨了利潤空間。
未來預期
困境還將持續,奶農應加快轉型
金華市畜牧獸醫局畜牧產業發展科科長高士寅說,金華奶業的現狀,農業部門也一直在密切關注,并為此進行了多次調研。但到目前為止,金華政府還沒有出臺與奶牛有關的補助措施。
高士寅說,一直以來,政府都是倡導奶業自主進行結構調整,這次危機雖然的確可以淘汰部分產能比較低、比較老的養殖場,但總體上,政府還是建議奶農從調整奶牛養殖結構開始做起。
有媒體報道說,目前應當推動的,是積極扶持奶牛大戶、聯戶經營、家庭牧場等經營主體,扶持奶農合作社發展,提高奶農組織化程度和整體競爭力,養殖場規?;?,不僅僅有利于降低原奶的供應成本,還能夠增加奶農與乳企之間的議價能力。
業界普遍認為,這場牛奶危機還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標準化、規?;?、集約化、現代化的養殖肯定是將來的方向?!比钏髡f,但他希望,市場優勝劣汰的步子,能邁得慢一些。他擔心,萬一中國全面放開標準,外來奶粉乳品大量進入,國內的奶農很難撐下去,“國外用了二三十年走完的路,期望我們用兩三年走完,不現實?!?/p>
本報通訊員 周哲 本報記者 傅穎杰 李華/文 本報記者 俞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