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油價暴跌背后難有陰謀論 系供需發生變化
2015-01-14 08:48:42??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圖為美國加州一處頁巖油抽油機。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美國媒體報道,起伏不定的石油行業,目前似乎正處于最新一輪頹勢的早期階段。去年6月以來,原油價格日前暴跌了逾55%,降至每桶50美元(約合310元人民幣)。這是自2009年經濟衰退的低谷期以來油價的最低點。 石油業分析師紛紛預測,油價可能會跌破每桶40美元,然后反彈。不過,就連持樂觀態度的人士也表示,年底之前很可能無法達到每桶70美元的價格。報道總結若干關于油價下跌的問題——這一現象的成因為何?誰將獲益,誰會損失?是不是陰謀論?并予以簡要回答。 為何油價會下降得如此之快?為何是現在? 這是個復雜的問題,但歸根結底還是關于供需關系的簡單經濟學原理。 過去六年里,美國的石油產量幾乎翻了一倍,于是原本出口美國的部分石油需要另尋出路。曾向美國出口的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亞和阿爾及利亞的原油,突然開始爭奪亞洲市場,使得出產國被迫降價。 從需求方面來看,歐洲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正在走弱,而機動車的能效也正在提高。因此,對燃料的需求稍顯落后。 誰能從油價下跌中受益? 每個開機動車的人都可以告訴你,最近幾個月,每加侖汽油的價格下跌了1美元多(約合每升1.64元)。柴油、取暖油和天然氣的價格也出現大幅下滑。總體來看,這相當于一次規模不小的減稅——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每個美國普通家庭的荷包里都會多出至少1000美元。歐洲和世界各地的消費者也將享受到類似的好處。 誰將蒙受損失? 首先是出產石油的國家和州。將面臨經濟——或許還有政治——動蕩的石油國家,遠遠不止委內瑞拉、伊朗、尼日利亞、厄瓜多爾、巴西和俄羅斯。海灣國家很可能會縮小在世界各地的投資規模,或許還會削減對埃及等國的援助。 在美國,阿拉斯加、北達科他、德克薩斯、俄克拉荷馬和路易斯安那將面臨經濟挑戰。一些負債累累的規模較小的石油公司可能會倒閉,從而讓貸款給它們的銀行承壓。 |
相關閱讀:
- [ 01-13]93號汽油降至5.91元/升 國內油價回到2009年初
- [ 01-13]油價下調帶來價改契機
- [ 01-13]沙特王子:國際油價不會回到每桶100美元以上
- [ 01-13]油價今迎史上首個"12連跌" 93號汽油重回"5元時代"
- [ 01-13]路透社:低油價助力李嘉誠重組事業版圖
- [ 01-13]成品油價格“十二連跌” 廈門93號汽油5.91元/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