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4日,由國信辦指導、央視網中國公開課頻道策劃制作的《網絡大講堂》系列原創公開課正式上線發布。首批節目邀請了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李京春總工程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王大偉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孟威博士等專家學者,通過政府主導、媒體推行、名人感召的方式,充分發揮嘉賓在各自研究領域的專業性優勢,圍繞網絡安全、網絡法制、網絡道德等熱點話題,以貼近網民生活的互聯網熱點事件為例進行生動講述,為提高網民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網絡素養,揭露網絡暴力、網絡謠言、網絡欺詐等違法不良行為,增強網民網絡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做出了積極有益的嘗試。 節目一經播出便引發社會和網友的普遍關注,上線8天先后被人民網、光明網、鳳凰網、新浪網等63家重點媒體先后92次轉載報道,累計用戶訪問量(UV)突破千萬人次,并獲得互聯網業界和學界專家的積極評價,“板塊式的節目架構使主題脈絡清晰,豐富的鏡頭語言凸顯出真實的現場感,整體節目既有藝術價值,又有實踐指導性。”“節目從互聯網的本源開講,深刻把握網絡傳播特性,把簡明的基礎理論與鮮活的具體案例相結合,將網絡安全、道德、法制等關乎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層面的紙面概念,轉化為與網民息息相關的生活片段,引導網民由淺入深地理解認清打造綠色安全、法治文明的網絡空間的重要性,即回避了專業性較強、晦澀難懂的技術原理,又形成了說服力較強、深入淺出的課程體系,持續引發對互聯網的探討和學習。”網友“阿部2012”在評論中寫到:“文明是標桿,法治是底線,我們要向標桿看齊,也要嚴守底線,無論是現實社會還是網絡空間,從來都不是法外之地”;網友“韓圣武器宇軒昂hy”在留言中說:“了解網絡知識,培養安全意識,是當下人需要學習的一門基本課程,是享受便捷生活的重要基礎”。 據悉,《網絡大講堂》還將圍繞網絡文化、網絡創新等網民關注的熱點問題,繼續推出兩期節目,深入總結網絡文化現象及特點,全面解析網絡文化與傳統文化、法律規則、文明秩序的關系,生動闡釋網絡在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時代價值中的積極作用;精彩講述創新為網絡科技發展和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深刻變革,鮮活展示互聯網產業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這一戰略決策取得的系列成果,理性解讀產業創新為新常態下拉動國家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