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男子在“推特”留言中稱雖然14歲起就被監(jiān)控,但通過布魯塞爾機場安檢“如同刀插進黃油一般”輕松圖片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德國安全部門官員16日說,收到具體情報,顯示首都柏林和東部城市德累斯頓市中心的火車站可能遭到恐怖襲擊,目標是近來興起的反對西方社會伊斯蘭化集會。
這一社會運動吸引數(shù)以千計德國人加入,但民意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德國人反對,絕大多數(shù)民眾反對排斥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移民,支持融合。
截獲多名極端分子通信聯(lián)絡取得情報
德國《明鏡》周刊當天報道,襲擊警告來自其他國家多個情報機構,通過截獲多名“國際知名極端分子”通信聯(lián)絡獲得。一名安全部門消息人士說,德國執(zhí)法部門已經收到這些線報,反對移民和西方伊斯蘭化組織“歐洲愛國者抵制西方伊斯蘭化運動”(PEGIDA)每周一次的集會活動可能成為襲擊目標。
這家媒體援引一名安全部門高級官員的話報道:“我們嚴肅對待這些線報。”
德國內政部拒絕證實或否認這一消息。不過一名內政部官員指出,法國首都巴黎發(fā)生恐怖襲擊后,德國當局從各類消息人士那里獲得大量情報。
內政部長托馬斯·德邁齊埃說:“德國安全部門正盡一切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公眾安全。”部分應對措施不對外公開。
法國首都巴黎上周遭遇多次襲擊事件。諷刺周刊《沙爾利周刊》編輯部7日遭武裝人員襲擊,致使12人死亡。8日,劫匪阿梅迪·庫利巴利在巴黎南郊打死一名女警察,后襲擊一家猶太食品雜貨店,劫持并殺害4名人質。
反對西方社會伊斯蘭化集會近來興起
作為極右翼社會運動,PEGIDA去年10月中旬在德累斯頓發(fā)起集會,每周一在火車站附近舉行。參與者起初僅數(shù)百人,三個月來,人數(shù)越來越多,地點擴大至柏林、科隆等多座城市。
本月12日、即《沙爾利周刊》遇襲5天后,參加集會的人數(shù)達到大約2.5萬人。德國其他城市,甚至歐洲其他國家也出現(xiàn)類似集會活動。
大約600人16日聚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市中心布拉格城堡前,手持印有“醒醒吧,歐洲”等標語。
組織者馬丁·孔維奇卡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起集會。他說:“捷克共和國是一個世俗國家,不需要伊斯蘭教。”按照他的說法,這次活動與PEGIDA沒有關聯(lián)。
大約20名反對排外的人士當天出現(xiàn)在活動現(xiàn)場。他們的標語寫著:“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默克爾對排外主義持反對態(tài)度
PEGIDA組織集會時,支持社會融合、反對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的人士也組織集會游行,人數(shù)和支持者遠超排外勢力。PEGIDA12日在德累斯頓等地發(fā)起反伊斯蘭示威時,德國多地大約10萬人涌上街頭,反對PEGIDA,支持多元文化,科隆大教堂、柏林電視塔、勃蘭登堡門等地標建筑熄滅景觀燈,以示支持。
德國電視二臺16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只有17%的人認同PEGIDA,而多達74%的調查對象反對這一運動。
總理安格拉·默克爾也對PEGIDA持反對態(tài)度。她15日說,她理解一些人出于某些憂慮而加入PEGIDA集會,盡管如此,她反對這項活動。“偏見、冷漠,甚至憎惡”催生PEGIDA,她敦促德國人遠離這一排外運動。
默克爾說,她明白,外來移民引發(fā)一些不可否認的問題,包括城市和邊境地區(qū)的犯罪,令不少民眾困擾,“但是,對我們的國家而言,移民有益且不可或缺”。
一名學者的調查證實默克爾的觀點:一些人因對時局不滿而參與反伊斯蘭集會。
政治學者漢斯·福倫德上月和本月隨機調查大約400名PEGIDA集會參與者,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人拒絕接受調查。而大多數(shù)接受調查的人說,參加集會主要原因是對時局不滿,其次是因為一些新聞媒體報道有失偏頗,再者才是排斥移民和難民。文/石中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