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月17日電(張陽陽)山西晉中祁縣九汲村的孔珍蘭40年堅持收養遺棄兒童,迄今已收養了40余個孩子。17日,記者跟隨愛心人士來到孔珍蘭的愛心大家庭。 走進孔珍蘭家的院中,一塊長方形石桌擺在院子中央,院內拉扯了幾根繩子,上面晾著大小不一的幾件衣物。院子里,七八個個頭不一的小朋友正在嬉戲玩耍。孔珍蘭站在院中,身形瘦小,脊背佝僂。她介紹,這群活潑的孩子都有諸如唇腭裂、腦癱等不同程度的缺陷,他們一起已經生活了幾個年頭。 從院中踱入屋內,暖和的土炕上躺著幾個不滿周歲的孩子。孔珍蘭抱起最小的女兒介紹,這個小女孩右耳有缺陷,一個月前被父母放在了愛心家園門口?!斑@個孩子很少哭鬧,其實很乖巧?!?/p> 臥室旁是孩子們的餐廳,餐廳左邊整齊擺放著四張桌椅,墻上零散張貼著孩子們的獎狀和作息時間表,乍一看就像是間簡陋的幼兒園教室。 據了解,在孔珍收養的40余個孩子里,最小的一個月,最大的27歲。在家里,孩子的生日按進入大家庭的那天記錄,孔珍蘭以孩子們的年齡大小排序,與她的親生孩子互稱兄弟姐妹。幾十年的悉心照顧,每一個孩子都叫她“媽媽”,甚至患有腦癱的孩子最少也會說一個詞:媽媽。 當天,山西“小桔燈公益愛心聯盟”的愛心人士給孩子們送來了善款及兒童讀物,在院子里帶孩子們唱歌、做游戲,歡笑不斷。 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殘疾人收養棄嬰不能超過3人。當地民政局工作人員也曾多次前往孔珍蘭家做其思想工作,希望她可以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如此也可以使她的家庭少些負擔,但孔珍蘭卻舍不得與她朝夕相處的孩子們,一直未將孩子們送往福利院。由于孔媽媽的做法不合規定,當地民政部門不能按照國家相應政策給予任何補貼,只能捐助衣物、食品等臨時救濟。 目前,除了社會各界的人士的愛心捐助,愛心之家的范步成還幫人種地干活,再加上孔媽媽自己會針灸的手藝,兩人是這個家庭的頂梁柱,賺些微薄收入為孩子們增衣添食。在孔媽媽和家人的照料下,長大成人的孩子們陸續走出愛心家園,開始了獨立生活。其中,有6名考上大學,2人在上專業技校。 因為這個愛心大家庭,孔媽媽也成了當地的名人,不少人前來這個家庭捐款捐物,然而,面對前來的愛心人士們,孔媽媽叮囑的第一句話便是:不要提及“收養”一詞,這些孩子們就是她的親生孩子。她說,生活雖然緊張,但一大家子在一起很幸福,也感謝愛心人士的幫助。(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