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律上來說,孩子被解救出來后,由公安部門委托民政局福利機構進行養育,并與福利機構簽訂協議。但有些孩子住在福利院已有多年,孩子親生父母一天不來,公安就永遠不結案,這樣的孩子可能永遠都沒有“家”。 按現有規定,被打拐解救寄養在福利院中的孩子與孤兒棄嬰不同,因為前者不是被“遺棄的”,政策規定他們不能被人收養,要在福利院中等候親生父母前來認領。但如果他們是被親生父母賣出的,他們的父母可能很難再出現。他們不是孤兒,但卻可能經歷著比遺棄更加揪心的命運。 據報道,過去,一些地區的民政及公安等部門對打拐解救兒童采取一些“操作”。如果買主家庭確實符合條件,相關部門會在不驚動孩子的基礎上提取孩子的DNA,將其存檔,并讓孩子在買主家庭寄養。如果以后孩子的親生父母來報案,買主家庭必須無條件歸還。但為了杜絕人口買賣和“暗箱操作”,2011年底國家出臺政策,禁止被解救兒童在找到親生父母之前,由買方的養父母繼續撫養,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孩子將永遠沒有家。 |
相關閱讀:
- [ 01-16]鄭州一新生嬰兒從高樓墜下 被救時已無心跳(圖)
- [ 01-14]山東販嬰案追蹤:被拐兒童多染病 救出后被安置福利院
- [ 01-14]山東販嬰案續:廢廠房成產房 7名幼兒患梅毒艾滋
- [ 01-14]菏澤產婦生五胞胎 最小孩子0.5公斤仍未脫險
- [ 01-14]山東賣嬰案地下產房曝光 被拐嬰兒現多種性病(圖)
- [ 01-07]2個月大男嬰心跳呼吸驟停41分鐘 從死亡線上被拉回
- [ 01-06]英國男子為侄兒設計大白鯊吞小船造型嬰兒床
- [ 01-05]英國男子為侄兒設計大白鯊吞小船造型嬰兒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