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紀律和規矩 我們一路走來
2015-01-20 09:54: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延安整風初期,為了統一全黨的思想,毛澤東同志在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這兩者都不可少”。意思是黨的建設,既要靠正確的路線方針來指導,也要靠鐵的紀律來約束。為什么講這個話?毛澤東同志說得很清楚:搞宗派主義,既排外,又排內,“鬧獨立性、不服從決議、沒有紀律的現象,必須整頓”。視紀律為“霸道”,是強調其剛性約束,黨員干部必須有敬畏之心,不敬畏,就不會去認真遵守,就會影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1942年普遍整風開始后,毛澤東同志又講:身為黨員,鐵的紀律就非執行不可,孫行者頭上套的箍是金的,共產黨的紀律是鐵的,比孫行者的金箍還厲害,還硬。這就是“認真”,就是“霸道”。對紀律和規矩心存敬畏,才可能形成自覺。延安整風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通過坦誠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在黨風黨紀建設上形成了一種廣泛的自覺,克服了多年形成的宗派和山頭現象,使全黨在新的高度上實現團結和統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延安整風是提出和推進黨的建設這項偉大工程的里程碑。 西柏坡是我們黨在農村的最后一個指揮所,但同樣是嚴紀律、立規矩的地方。1948年,解放戰爭開始打得比較順利時,黨內無紀律傾向有所抬頭,作決策不請示報告的情況屢有發生。毛澤東同志對此高度警覺,要求全黨“懂得必須消滅現在我們工作中的某些嚴重的無紀律狀態或無政府狀態”。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專門召開擴大會議,主要議題就是“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會議強調要建立請示報告制度,黨的下級的重要決議必須呈報黨的上級組織批準以后方準執行;各級黨的領導機關,必須將不同意見的爭論,及時地、真實地向上級報告,其中重要的爭論必須報告中央。隨后,即將進入北平時,我們黨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又提出了“兩個務必”的重要思想,確定了必須遵循的“六條規定”。這些做法,對我們黨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進而順利地轉變為在全國執政的執政黨,有著重大意義。習近平同志2013年7月到西柏坡視察時,敏銳地點出了這個意義。他在當年中央政治局開會的屋子里與人們座談時說:“這里是立規矩的地方。黨的規矩、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有力推動了黨的作風和紀律建設?!?/p> 歷史就這樣告訴我們,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最終成為在今天依然執政并將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上海、井岡山、延安、西柏坡、北京,這些立規矩的地方,都成為醒目的路標,上面都寫著“紀律”二字;每一段行程的跨越,靠的是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 當然,歷史也曾告訴我們一些反面教訓。“文化大革命”時期,林彪、江青等人搞團團伙伙,結派營私,不少地方和部門則大鬧派性,各行其是,成為黨內政治生活的亂源。為此,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為了讓黨員干部守紀律講規矩,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重新設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二是制定《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鄧小平同志在開創新道路的過程中更是反復強調,我們黨要團結和組織起來,“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我們黨正是靠這樣的政治優勢,走過了30多年不平凡的改革開放歷程。 回顧歷史,是為了今天。我們黨今天面臨著“四大危險”和“四大考驗”,怎樣應對,需要深思。在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面前,一些黨員干部精神松懈,不以為然,違規違紀的情況不在少數。不嚴明政治紀律,不樹立規矩意識,就會迷失方向、損毀形象、失去力量,要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談何容易,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王道”更為艱難。因此,以猛藥去疴、壯士斷腕的決心從嚴治黨,非嚴明紀律這條“霸道”不可。我們黨靠著紀律和規矩,一路走來;必須靠著紀律和規矩,才能一路走好。 (作者為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20日 07 版) ![]() |
相關閱讀:
- [ 01-19]黨員干部必須遵守政治規矩
- [ 01-15]反腐就是要立明規矩破潛規則
- [ 01-14]習近平反腐新講話十余次提“規矩” 專家稱向治本發力
- [ 01-14]國內|習近平反腐新講話多次提"規矩" 專家:向治本發力|網絡安全漏洞罪與罰
- [ 01-14]習近平反腐新講話十余次提“規矩” 專家稱向治本發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