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20日電2014“中國經濟年報”20日新鮮出爐: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4%。雖然這一增速為1990年以來新低,但如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所說,已實現年度預期增長目標,而且無礙中國經濟總量第一次超越10萬億美元大關。 國家統計局20日在京發布“深改元年”經濟年報,深受海內外市場關注。透過一系列“高冷”的經濟數據,新華社記者嘗試以四個字捕捉2014年中國經濟的表情:進中提質之“喜”、創業創新之“樂”、困難壓力之“憂”和穩中求進之“盼”。 表情一:進中提質之“喜” 圖表:中國經濟年度表情2014:喜·樂·憂·盼新華社記者 高杉 制圖 喜,即是高興。馬建堂說,2014年,國民經濟在新常態下保持平穩運行,呈現出增長平穩、結構優化、質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或許,就可以稱其為穩中有進、進中提質之“喜”。 數據顯示,全年GDP同比增長7.4%,其中第四季度增長7.3%。馬建堂表示,2014年中國克服諸多壓力和挑戰,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實現7.4%的增速,實現了去年定下的“7.5%左右”的增長目標。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說,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盡管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仍然傳出一些令人欣喜的“好消息”:經濟增速下調同時,產業結構初見成效,逐漸從對投資、房地產的過度依賴中走出來,新興產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 屈宏斌指出,第三產業在吸引就業方面存在一定的優勢,這種產業結構的調整帶來就業的穩定,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發揮主導作用。2014年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8.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5.6個百分點。需求結構繼續改善,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1.2%,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初步核算,去年中國GDP為63.6萬億元,若按去年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計算,約為10.4萬億美元,超越10萬億美元大關。中國繼美國之后成為第二個“10萬億美元俱樂部”成員,穩居世界第二,約是日本的兩倍。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說,GDP突破10萬億美元早在市場預期當中,更值得關注的是人均GDP,約為7400美元,全球排名80位左右。 林采宜說,這意味著中國還處在中等收入國家水平,還需保持較高增速才能邁過所謂“中等收入陷阱”,那就更需要通過轉型創新和全面深化改革來激發市場活力,實現持續增長。 |
相關閱讀:
- [ 01-21]奧巴馬國情咨文"搶先看" 打"經濟牌"被指提議不現實
- [ 01-21]IMF預計中國經濟今明兩年增速分別為6.8%和6.3%
- [ 01-21]專家稱2014年經濟增速仍屬適當 房價已基本見頂
- [ 01-21]2014 消費支撐已成中國經濟增長新亮點
- [ 01-21]專家稱2014年經濟增速仍屬適當 房價已基本見頂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