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21日電 (見習記者 倪晨琪)“2014年溫州經濟各項指標回暖向好,一年化解不良貸款394億,但企業金融風險依舊嚴峻,是經濟困難的綜合體現,是溫州經濟最大的晴雨表。”21日,溫州市委書記陳一新在浙江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溫州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指出。 溫州經濟回暖 皮鞋、打火機、服裝……改革開放之初,溫州人背起行囊,靠著勤勞與勇氣,打破資源瓶頸,以家庭工業和專業化市場的方式發展非農產業,走出溫州,走向全國和世界,形成小商品、大市場的發展格局,經濟迎來輝煌成就。 然而,2011年的金融風暴,讓溫州這個曾經的中國改革開放好學生,一時間深陷漩渦:老板跑路,信譽危機,產業空心,樓市震蕩,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名落孫山…… 2012年,溫州主要的26項經濟指標,17項指標全省倒數第一,4項倒數第二。工業投資方面,2012年,溫州工業投資469億元,占溫州全社會投資額21.2%,工業投資對GDP的貢獻降到17%以下,而這一數據在10年前是27%。 而那一年,浙江省GDP增長8%,溫州則以6.7%的水平黯然收場。 “2012年,溫州經濟經歷了最困難的一年,但是經過兩年多的調整,2014年溫州經濟各項指標回暖向好。”談起往事,陳一新今年有了笑容和信心。 數據指出,2014年溫州26項主要經濟指標中位次前移的有16項指標,倒數第一剩下2項指標。在GDP增速上,2014年溫州GDP增幅7.4%,與全省的距離進一步縮小。 同時,規上企業的差距縮小較為明顯,2012年溫州這一指標出現負增長,與全省相差8個百分點;到2014年,縮小為0.5個百分點。且工業技改投資兩年全省第一,2014年完成技改投資553億元,增長60%,高于全省40%。 在工業投資方面,2014年,工業投資750億,工業投資占全社會投資占比為25.6%。“工業投資對經濟很重要,其效益是長期性的。投資從房地產等非工業投資轉到工業投資,經濟才能起來。從數據可以看出,溫州正慢慢從2012年的懸崖邊回來。”陳一新對此說到。 金融風險依舊嚴峻 “雖然2014年溫州經濟各項指標回暖向好,但企業金融風險對經濟仍有拖累,是經濟困難的綜合體現,溫州經濟最大的晴雨表就是企業金融風險。”談起金融風險陳一新表情嚴肅。 而金融風險正是來源于2011年的金融風暴以及由投資空心化所帶來的溫州企業危機。 老板跑路、企業資金運作空心化、互保聯保資金斷裂、銀企關系緊張、互聯網時代加劇傳統制造業生存壓力……溫州這艘經濟大船,面臨前所未有的金融考驗。 陳一新指出,在溫州金融占經濟的比例太高,全國都很難找出與之相比的。企業金融風險化解之前,金融業對溫州GDP的貢獻近10%,但這三年,溫州金融業對GDP是負貢獻,去年是-1%的貢獻,2014年溫州GDP增長7.4%,若金融能上去,溫州GDP增長就會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陳一新也介紹,為防控和化解企業金融風險,2014年溫州花了大力氣。 據了解,2012年以來,溫州企業老板跑路668名人士,其中350人被抓。跳樓、煤氣等非正常死亡35人,主要是集中于2012年和2013年,2014年非正常死亡1人。 同時,溫州自2012年以來,共化解818億元不良貸款,目前剩下300多億元待化解。2014年一年化解不良貸款394億元,相當于降低不良貸款率5.39%,還有不良率3.1%左右。同時關注類不良貸款還有478億。 “可能發生和已經確定的不良貸款加在一起800億左右,這對溫州經濟拖累很大。”陳一新坦言。 浙江省人大代表、溫州達得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勝對此在提出,溫州實體經濟正在逐步扭轉,政府應該從頂層設計上解決資本回歸實體經濟、企業家回歸實體經濟問題。現在溫州企業銀行貸款非常艱巨,企業急需金融的支撐作用。 浙江省人大代表、中國銀行瑞安市支行公司業務部主任韓明錦則表示,目前銀行也在采取措施積極助力溫州企業走出困境,如實行破產重組,和政府“一對一”地幫扶企業等,希望政府能對破產重組的企業提供更多稅收優惠,對接國有擔保公司服務小微企業。 “金融風險消除之日,就是溫州經濟走出困境之時,而這可能還需要2到3年時間。”對于未來,陳一新依舊充滿希望。(完) |
相關閱讀:
- [ 01-17]溫州現最“寒磣”政府大樓 網友直呼:萬萬沒想到!
- [ 01-12]網曝溫州乞丐萬元現金買2臺iPhone
- [ 01-11]浙江溫州10名小學生感染諾如病毒 已有6人痊愈
- [ 01-08]社會|曝溫州警方公開購買木馬病毒 女子被訴騙千萬 翻供稱替男友扛事
- [ 01-08]曝溫州警方公開購買木馬病毒 警方展開調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