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社會 > 正文

      高德榮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發言摘編

      2015-01-23 09:24:10??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共產黨恩情比天高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廳級干部、怒江州委獨龍江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高德榮(獨龍族)

      1954年3月,我出生在獨龍族一個貧困家庭。小時候,父輩經常講族人的歷史和故事,獨龍人生活在大山深處,住山洞、茅草屋,刻木記事、結繩計數、火炮傳信,野菜、野果充饑,歷代反動統治者把我們當野人,獨龍人受盡了歧視和壓迫。

      1950年10月,解放軍越過高黎貢山進入獨龍江大峽谷,解放了獨龍江,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獨龍江上空高高飄揚。獨龍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有了“獨龍族”這一響當當的族名,成為56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深深感受到了“第一次解放”當家作主人的自豪,從此邁上了文明社會的新征程。

      1972年,我考上了怒江州師范學校,第一次走出大山峽谷,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看到了獨龍江的差距。畢業后,我留校任團委書記。1979年,我要求回到獨龍江公社巴坡完小任教,代理掃盲干事。此時,改革開放的號角剛剛吹響,獨龍江仍然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獨龍族依然居住在茅草房、木頭房里,出行靠徒步,過橋靠溜索,運輸靠馬幫,生活靠救濟,狩獵、打魚、挖野菜果腹充饑的歷史還在這里重復和延續。

      1984年—1990年間,我先后擔任了獨龍江區(鄉)副區長、區長、鄉長、黨委書記,對這里的貧困感受至深。困擾著我的最大問題是獨龍江鄉不通公路,基礎條件差,缺資金、缺項目、缺醫生、缺教師、缺文人,發展受到太多限制。我作為一班之長,心急如焚,心情沉重而復雜!1990年,當我離開獨龍江到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工作時,雖然基礎條件有所改善,但還是留下了太多的遺憾。

      1993年—2005年,我擔任貢山縣副縣長、人大主任、縣長等職,獨龍江的封閉,獨龍族的困苦,留給我太深的記憶。我身為一縣之長,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如果不為百姓做事,對不起黨,對不起百姓,對不起自己。我暗暗發誓,要帶領獨龍族群眾改變落后面貌,過上幸福美好生活。我人生有兩大夢想:一是修一條公路,打破與外界割裂的歷史現狀;二是發展一個產業,讓獨龍族群眾盡快富裕起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不掉隊、不落伍。我天天為路發愁,日日為百姓出路焦慮,頻繁向上級匯報情況。功夫不負有心人,1997年,我的呼吁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的重視,終于迎來了獨龍江至貢山縣城公路的開工。經過三年連續奮戰,1999年修通公路,結束了中國最后一個少數民族地區不通公路的歷史,來回縣城時間從六七天縮短到十四五個小時,獨龍族同胞走出了大山,實現了與現代文明的對接與融合,對獨龍族而言,這意味著“第二次解放”。此時,我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要高聲歌唱:“紅太陽照到獨龍江,雪山峽谷全照亮;紅太陽照到獨龍江,獨龍人翻身得解放。”

      2006年,為了夢想,我要求辭去剛選上的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一職,住進獨龍江,全身心投入到獨龍江發展事業上。不少人不理解,好奇地問我同一個問題,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您為何不在城市當官享清福,反而跑回獨龍江?我認為,人活著就要做事,不然生命就沒意義。獨龍族同胞還很窮,我卻在外面享福,這個臉我丟不起!獨龍江發展必須有人走在前頭,我是獨龍族干部,受黨的培養,獨龍族人民需要我,我不上誰上?再說,官當得再大,如果同胞還窮得衣服都穿不上,別人照樣會笑話你。與其花時間打扮自己,不如花時間建設好家鄉。

      2010年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的莊嚴承諾,部署“獨龍江鄉整鄉推進、整族幫扶行動計劃”,實施“安居溫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素質提高、生態建設”六大工程,全面推進獨龍江經濟社會發展,這是共產黨給獨龍族人民帶來的又一個福音,意味著獨龍族的“第三次解放”。我接受州委獨龍江幫扶領導小組副組長一職,主要負責獨龍路公路的改擴建工程。2014年初,打通了6.68公里的高黎貢山隧道,3小時可到達縣城,標志著獨龍族同胞徹底告別每年大雪封山半年的歷史。獨龍人喜不自禁,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報告了隧道貫通的喜訊,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批示,獨龍江沸騰了,獨龍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共產黨的恩情比天高,共產黨永遠和我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我是獨龍族領導干部,獨龍族發展決不能靠挖石頭、砍樹致富,發展適合當地實際的產業才是最好的出路。草果貼地生長,喜陰,適合林下種植,不需要開山,不需要伐樹,有利于生態保護,適合獨龍江雨水多、植被好的實際。我建基地,搞培訓,但推廣并不順利,老百姓不相信紅彤彤的小果也能致富!我一方面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一方面邊育苗邊試種,終于獲得成功,用事實說服了群眾。如今,老百姓種植養殖積極性高漲,草果、重樓、蜜蜂、獨龍牛、獨龍雞、漆樹、蔬菜等一批產業發展壯大,家家戶戶住進了“別墅式”農家小院,通了電話、電視、手機、互聯網,獨龍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生巨大變化,安居樂業,守護在這片邊境國土上。欣欣向榮的獨龍江,無處不風光;意氣風發的獨龍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希望。有人問我:“你是‘阿角朋’嗎?”

      “阿角朋”是獨龍人傳說的一位巨人,收集野果種子,沿河谷播撒,果實供獨龍人食用,自己卻受苦受累。我說:“不是,我要向他學!要說是,共產黨才是獨龍人的‘阿角朋’”。有記者問:“在獨龍江苦不苦?”我回答,我的幸福指數很高!看到民族同胞進步,我心里踏實、舒服,我快樂、我幸福!

      我從一個獨龍族窮孩子苦孩子成長為黨員領導干部,深深懂得,如果沒有黨組織的培養,就沒有我的今天!不論在什么地方、在哪個崗位工作,不忘恩、不忘本、不妄為的信條不會改變,上不負黨、下不負百姓的決心也不會改變。我的所作所為,只是履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義務。獨龍族是一個知恩圖報的民族,人人清楚、人人明白,共產黨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只有共產黨,獨龍族才能翻身得解放;只有共產黨,獨龍人民才能脫貧致富奔小康。我在一首歌詞里寫道:“丁香花兒開,滿山牛羊壯,獨龍臘卡的日子,比蜜甜來比花香;高黎貢山高,獨龍江水長,共產黨的恩情,比山高來比水長。”

      就在幾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詳細詢問了獨龍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問寒問暖,親切地對我們說:獨龍族人口不多,卻是56個民族的平等一員,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驕傲尊嚴地生活,同各族人民一起,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奮斗。獨龍族今后會發展得更好。劉云山同志在接見我們的時候,勉勵我們再接再厲,早日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這是對我們最大的關愛和鼓勵,我和獨龍族同胞受到極大的鼓舞和振奮。

      我退休了,但是,共產黨員的身份、責任和義務永遠不會退休!我將在有生之年,牢記習總書記的諄諄囑托,帶領獨龍族同胞,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與全國各族人民一起,艱苦奮斗,求真務實,開創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父親的大愛

      高德榮同志的女兒 高迎春(獨龍族)

      1990年,父親調到貢山縣城工作,我們全家高興地住進一套47平方米、沒有衛生間的房子。這一住就是20多年,如今墻壁和天花板已被煙火熏得發黑。從那時起,這套房子就成了獨龍族孩子在縣城讀書的安身之處。周末,家里就像一個大食堂。寒假,獨龍江大雪封山,七八個孩子吃住在我家,床不夠就睡沙發、打地鋪,一住就是一個假期。說心里話,我一個十多歲的小女孩,生活肯定不方便,可我的委屈不能訴說。有一次,我聽見父親說:“我們獨龍人祖祖輩輩吃樹葉、啃樹皮繁衍下來了,因為受了教育,有了知識,才能真正像人一樣生活。”這番刻骨銘心的話,使我久久難以忘懷,是啊,孩子們是獨龍族的未來,是我的兄弟姐妹,我們進了城可不能忘本啊。

      我弟弟在貢山參加公務員考試,連續兩年沒考上。父親當時擔任貢山縣縣長,對弟弟考公務員的事情,他只有一句話:“好好用功,多看看書”。2004年,我要結婚了,正當我興高采烈地籌備婚禮時,爸爸嚴肅地跟我說,絕對不能以他的名義請客。我和弟弟都是普通公務員,房子是貸款買的,沒有花過父母一分錢。

      2006年,父親擔任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我多么希望父母能像其他老人一樣,每天散散步,看看電視,享享清福,安享晚年。但是,很快傳來了父親主動提出不到州府上班,要把辦公室搬進獨龍江的消息。我和媽媽急壞了,獨龍江的交通狀況十分惡劣,父親整天在山路上跑來跑去,萬一發生意外怎么辦?特別是大雪封山期間,如果受傷或是患上重病,根本無法送出山外。我讓媽媽勸勸他,媽媽對我說:“我勸過他了。你爸爸說,上級照顧我們獨龍族、其他兄弟民族支援我們獨龍族,是因為我們落后。戴著落后的帽子一點都不光彩,太難看了。不要總想起伸手要,要多想如何放手干,趁我現在還有力氣,要帶著他們干,教著他們干,我不去誰去?”

      有一年秋天,父親說帶我和弟弟走親戚,可我到了雙拉娃村才恍然明白,原來父親說的親戚是他長年幫扶的村民王麗萍一家。王麗萍身體有殘疾,丈夫肯啊勇是外來的上門姑爺。幾年前,兩夫妻住在一個小窩棚里,吃沒得吃,穿沒得穿,日子過得很艱難。當年父親一聽說王麗萍家的情況,馬上來到她家的火塘邊,問他們:“你們這里能不能種洋芋?”王麗萍說:“可以種。”父親立即表態:“那我送你們些洋芋種,你們多種點洋芋好不好?”父親第二天就把洋芋種送到了王麗萍家。從那以后,每次去到雙拉娃村,父親總要去王麗萍家看看,每次都送些錢或者生活必需品,每次都要到王麗萍兩夫妻的莊稼地、豬圈、羊圈里看看情況。

      一天晚上,在父親“培訓基地”學習的30多名獨龍族鄉親就要“畢業”了,父親特意殺了雞,準備了自家釀的酒。喝高興了,鄉親們唱起了獨龍民歌,跳起了獨龍舞蹈,父親開心地唱起了他作詞的歌:“美麗的獨龍江喲,我可愛的家鄉。處處鮮花開放,沐浴著溫暖的陽光。美麗的獨龍江喲,我可愛的家鄉,插上了高飛的翅膀,靠的是偉大的共產黨。” 聽著父親的歌聲,我的眼睛又一次濕潤了。

      此時,我深深地體會到父親的愛是一種大愛,他不僅僅是我和弟弟的父親,還是所有獨龍族孩子的父親;他心里裝著的不僅僅有我和弟弟,還有很多的兄弟姐妹。這種愛是父親的大愛,這種情將永葆人間!

      我們的“老縣長”

      云南省怒江州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穩宜金(白族)

      高德榮同志出生于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這里位于滇西北,北接西藏,西鄰緬甸,是中國人口較少民族獨龍族的唯一聚居地,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來,獨龍江流域有“四多四難”之說。所謂“四多”,一是雨水多,平均年降雨量在3600毫米以上,一年有300天是下雨天,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區之一;二是蚊蟲多,無處不在的蚊子和螞蟥,叮了人就會發炎,很長時間治不好;三是流行疾病多,流感、瘧疾、痢疾等傳染病幾乎每年都要發生;四是蛇多,有上百種蛇出沒,人們經常被毒蛇咬傷,老百姓說“獨龍江人吃的東西不多,吃人的東西多”。所謂“四難”,一是行路難。解放以前,獨龍人與世隔絕,從獨龍江到貢山縣城,需要徒步翻越高黎貢山,來回要走半個月。1964年,修通了貢山縣城到獨龍江的人馬驛道,馬幫進出獨龍江的時間縮短到了6天,由于每年大雪封山,可以翻越高黎貢山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獨龍人仍然處于“半隱居”生活狀態;二是物資缺乏生活艱難,大雪一封山,物資運不進去。1965年,一名邊防軍戰士突發急病,上級動用了飛機也無法把藥品投進去,生病的戰士不幸犧牲了;三是通訊難。每年能夠通郵的時間只有4個月,頭一年的書信報刊要到第二年7月才能收到,收到一封家書高興得不得了,常常被駐軍士兵們和地方同志相互傳閱、共同分享;四是找對象難。許多干部職工4到5年才輪休一次假,而且只能安排在8月到10月之間,找對象往往靠家人選、靠家人定,沒有談情說愛的時間和機會,只好在假期內匆匆辦完婚事。

      高德榮老縣長意識到,獨龍江要發展,首先要解決基礎設施問題。1997年7月1日,經過高德榮等同志多方奔走呼吁,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獨龍人民盼望已久的獨龍江至貢山縣城的公路終于開工了。高德榮建議公路進入獨龍江最后5 公里由獨龍族群眾組成一個工程隊來完成。因為獨龍族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后,指揮部擔心獨龍族施工隊不能完成任務,表示不同意。高德榮懇切地說:“正是因為我們獨龍族落后,才更需要學習修路的技術,獨龍江公路修通了,以后還要修鄉村公路,不靠獨龍族群眾靠誰?”

      獨龍族施工隊組建起來了,人們擔心的事情也終于發生了。修公路是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有相當的技術含量,有的獨龍族民工沒干幾天就扔下工具回家了。高德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挨家挨戶把民工找回來,白天和民工一起抬石頭,晚上一起住工棚。每天天不亮,他第一個起床燒起火,煮好早飯,這才把獨龍族民工叫起來,一邊吃飯,一邊教育他們要努力工作、學好技術。參與獨龍江公路修建的外地施工隊隊長說,誰都想不到這個親自給獨龍族民工做早飯的中年人,竟然是貢山縣人民政府的副縣長。獨龍江公路最后5公里,就是在高德榮這個“編外施工隊長”的督促下按時按質完成的。后來,這批獨龍族民工在修建獨龍江鄉村公路中的確發揮了骨干作用,大家對高德榮的遠見卓識刮目相看。

      但是,這條簡易公路,每年仍然有半年的時間,因大雪封山而中斷。每年大雪封山以及第二年開山之前,高德榮都要駐守在雪山上,少則一星期,多則兩個月,和交通部門的同志一鏟鏟、一鋤鋤地刨開雪堆,維持公路暢通。2007年5月,一場突如其來的雪崩把高德榮乘坐的吉普車淹沒,高德榮在瞬間不見了蹤影。幸虧裝載機手阿利紅及時發現,迅速刨開積雪,才把他救了出來。

      高德榮一心為公、一心為民,踏實做人、務實做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無愧為黨的群眾路線的模范實踐者,無愧為“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高德榮同志雖然已經從縣長的崗位上卸任多年,群眾依然習慣稱呼他為“老縣長”。“老縣長”這個稱呼在怒江州家喻戶曉,成為高德榮同志的代名詞。我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這是人民群眾對他最高的褒獎。

      我的“阿擺”

      云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孔當村村委會主任 普光榮(獨龍族)

      “阿擺”在我們獨龍話里是“父親”的意思,高德榮老縣長不是我的親生父親卻勝似父親。

      我出生在獨龍江鄉的普卡旺小組,父親去世得早,照顧家庭的重擔重重地壓在我的肩上。2001年,18歲的我應征入伍,到遙遠的內蒙古當了一名空軍雷達兵。家里留下體弱多病的母親和年近百歲的奶奶,讓我非常牽掛。我剛到部隊,人生地不熟,經常躲在被子里悄悄地哭,好幾次產生了偷偷跑回家的想法。有一天,我盼來了媽媽的信,信中說:“家里一切都很好,你走后,高縣長來了兩次,給了600塊錢,給我和奶奶帶了很多生活用品和食品,還交待鄉政府和村委會要照顧好我們,家里的事你不用擔心,在部隊好好干,不能對不起高縣長啊!”老縣長無私的關愛和媽媽的諄諄囑咐,讓我百感交集,淚流滿面。

      2009年,我從部隊退役回到獨龍江。第一天見到老縣長,他拉著我的手說:“你回來了,回來就好啊。現在獨龍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展產業,我帶著大家種草果、養蜜蜂,這就是獨龍人的綠色銀行。”后來我才知道,獨龍江鄉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十分適宜草果生長,早在2007年,老縣長就開始探索種植草果,率先示范種植,把種植草果確定為獨龍江發展產業的主打項目。

      我雖然在部隊工作多年,種草果、養蜜蜂卻是門外漢。老縣長發現我的擔憂,拍著我的肩膀說:“沒關系,到我的‘秘密基地’住上幾天,包你什么都能學會。”

      老縣長是個有遠見、有智慧的人,也是個幽默風趣的人,他所說的“秘密基地”其實是獨龍江邊的一排茅草房,是老縣長親自帶著鄉親們和工作人員砍竹子、編竹墻、蓋屋頂、挖火塘,一手一腳建起來的。屋里有一張“巨型”的直通鋪,可住下60多人。屋子外面的院子里,養著豬和雞,山坡上的樹蔭下就是試驗田,除了草果、重樓、石斛、野花椒等經濟作物外,還有大樹杜鵑、桫欏、紅豆杉等珍稀植物,共50多個品種。

      老縣長經常自掏腰包宰豬、殺雞,召喚群眾來“秘密基地”培訓。第二天,吃過早飯,老縣長就帶我們到獨龍江對岸的草果地和重樓苗圃開始實地培訓。越過獨龍江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道橫跨在江上的溜索,這道臨時搭建的溜索又細又陡,看上去很危險。老縣長綁好溜幫,帶頭溜了過去。看著年近60歲的老縣長在滾滾江水上空晃來晃去,我突然有一種沖動,真想大喊一聲:“阿擺!”

      去年4月10日,獨龍江公路高黎貢山隧道打通,那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我為隧道打通而興奮,但是,又為家里發生的事情而焦慮。那天上午,我5歲的女兒普艷芳在電爐前取暖,一不小心,她的裙子碰到了通紅的電爐絲,瞬間,整條裙子從腳燒到胸口,造成大面積燒傷,生命危在旦夕。我和家人火速將女兒送到鄉衛生院搶救,但受醫療條件限制,只進行了簡單的傷口處理。要進一步治療,必須馬上送往大醫院。然而,這時候大雪依然封山,進不來、出不去,我一時沒有了主意。

      就在一籌莫展時,正在公路隧道打通現場的老縣長知道了我女兒受傷的情況,立即與施工單位負責人協商,讓他們對路面進行平整,立即把我女兒送出山外。車輛從坑坑洼洼的隧道中艱難而過,老縣長親自聯系了縣醫院的救護車,在隧道的另一頭等待接應。從獨龍江到縣醫院,只用了3個小時。由于搶救及時,我女兒脫離了生命危險。后來又在好心人的幫助下,開辟出一條空中綠色通道,輾轉到北京武警總醫院進行救治。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我女兒現在已經康復出院。

      我常常想,如果不是共產黨領導,打通獨龍江公路隧道可能只是空想;如果不是獨龍江公路隧道及時貫通,我女兒恐怕就救不活了;如果不是老縣長,獨龍江公路也不能修得這么快!老縣長,您真是我們一家人的恩人!您不僅像父親一樣拉扯著我、關懷著我,還給了我女兒第二次生命,給了我一個完整的家。請允許我說一聲:“謝謝您,老縣長,您就是我的阿擺。”

      獨龍江畔追夢人

      云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于 瀛

      從2013年8月到2014年12月,一年多的時間里,我先后6次進入獨龍江近距離采訪老縣長高德榮。

      第一次采訪出發前,曾經采訪過老縣長的同事給我打預防針,說老縣長是個很倔的老頭兒,對媒體記者他是能躲就躲。我心想,媒體主動去宣傳報道他的先進事跡,他應該是求之不得、積極配合才對,怎么可能拒絕呢?我不太相信。結果等我第一次見到老縣長,我們的攝像機還沒打開,就差點被他攆走。老縣長說,你們媒體記者一來,我就沒法工作了。后來,我們央求老縣長,今年獨龍江的草果又是大豐收,您就帶我們看看您種的草果吧,關于您本人的事情一句不說,這樣可以吧?老縣長這才勉強答應我們留下來。

      我們跟著老縣長來到他的草果基地,老縣長蹲下來用一雙粗糙的大手給樹根下的草果清理雜草,這時他的話匣子終于打開了。他自言自語地說,這些草果姑娘要好好打扮一下,不打扮一下嫁不出去。在老縣長心里,這些草果真的就像他女兒一樣。老縣長滔滔不絕地講述獨龍江種了多少畝草果,人均收入提高了多少,掙了錢的老百姓有多高興,這個時候的老縣長和之前要把我攆走的那個老縣長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老縣長工作起來風風火火的,我們記者雖然年輕,但也要小跑著才能跟上他的腳步。我以為這個農家老漢身子骨硬朗得很,然而有一天我無意中發現了老縣長的一個“秘密”:每天早上出門前老縣長都要偷偷地吃一大把藥,止痛藥、消炎藥很多種藥,有時候他怕工作忙起來忘記吃藥,所以一天三次的藥他就一股腦一次全吃了。為了貢山縣的發展,他曾經出過車禍,摔下過山崖,被雪崩埋過,因為不好好接受治療而落下了一身的病,但他從來不會對外人說他身體不好。當我們想拍攝他桌上一大堆藥瓶的時候,他是真發火了,說“拍什么拍,不許拍”。

      第一次采訪,我和老縣長在獨龍江鄉待了10天,也跟著他把獨龍江跑了個遍。在我們準備出山的時候,半路上卻發生了大面積滑坡滾石,路基被摧毀了。老縣長送我們到滑坡地方,囑咐我們過滑坡體的時候千萬不要回頭,一直往前跑。我問老縣長,你不出去嗎?老縣長說,他還要留下來盡快把公路修通,要不然家里的人出不去。我恍惚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說的家里人就是獨龍江鄉的老百姓。當我手腳并用爬過危險的滑坡體之后,回過頭看,我們和老縣長已經相距百米之外了,但是這100米卻感覺隔得好遠好遠。老縣長為了獨龍族的發展,回到貧窮簡陋的鄉下,他不是不能走出來,而是不想走出來,他選擇了堅守。

      經過第一次采訪,我和老縣長成為了好朋友。逢年過節或者老縣長過生日的時候,我給老縣長打電話,但他的電話經常無法接通,我知道他要么是下鄉去了,要么是在草果基地里,因為那些地方沒有手機信號。我也終于理解了老縣長所說的忙是忙到什么地步。

      6次“貼身式”采訪,我沒有看到老縣長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壯舉,更多的是平凡小事,但正是這些平凡小事,讓我發現了老縣長放棄城市優越生活,把辦公室搬回獨龍江的答案,那就是一個共產黨人的責任與擔當!

      在老縣長高德榮的入黨申請書中,他曾寫下這樣一段話:入黨不是為了升官發財,圖名圖利,高人一等,而是為了更好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入黨的那一刻起,直到今天,30年來高德榮始終不忘初衷。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根硕大的挤进了小雪|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日本在线视频www色|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日本人的色道免费网站|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奇米影视77777|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97碰视频人人做人人爱欧美|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捅| 日韩专区第一页|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www.99热| 波多野结衣与老人| 女网址www女高清中国| 国产xxxxx在线观看| 不用付费的黄色软件| 男女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21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 看一级毛片女人洗澡|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免费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七次郎在线视频精品视频| 老鸭窝laoyawo国产精品| 女人与大拘交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