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駐華使館參贊:共建新海絲應注入高科技元素
2015-01-24 13:55: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周艾連 |
分享到:
|
圖為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翁忠義發言。 駱云飛 攝 中新網澄邁1月24日電 (記者 關向東 張茜翼)“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轉變,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應注入高科技元素,如利用高端物流及港口設備發展高效物流、實現快速通關,利用高科技軟件例如電子商務平臺來降低外貿成本及提升貿易效率等。”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翁忠義24日在“一帶一路”世界華文傳媒經濟論壇上表示。 翁忠義表示,馬中雙邊關系這幾年無論從政治、經貿或民間交流都發展迅速,合作領域寬廣,內容日漸豐富。雖然世界經濟發展仍存在不確定因素,2014年,馬中貿易依然維持在一千億美元以上,達1020億美元,使馬來西亞連續成為中國在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在投資方面,兩國企業合作的項目也漸漸從傳統制造業轉向高附加值和資金密集型的產業。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馬來西亞企業在天津投資了一個價值150億人民幣的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 他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10月訪馬時,兩國簽署了中馬經濟合作五年規劃,重點發展11個主要的領域,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物流、產業園合作、旅游等。至今正在進行的項目有,欽州產業園和關丹產業園“兩國雙園”的基礎建設和招商活動,馬來西亞森納美集團在山東濰坊的港口擴建以及中國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擁有40%股份的關丹港深水碼頭建設。關丹港擴建一旦完成,將成為馬來西亞東海岸面向南中國海最大的港口。這些合作項目都非常吻合中國領導人所提倡的21世紀新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 翁忠義說,在區域方面,馬來西亞積極推動東盟經濟共同體,同時也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形成的推動者之一。自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實施以來,中國-東盟貿易額也顯著提升,2014年中國-東盟貿易額同比上升8.3%,達4804億美元。比2010年的2927億美元上升了64%。這證明了這個擁有19億人口的自貿區已為企業創造了可持續性發展的動力。此外,中國為區域一體化創造了新一輪的動力,無論是“一帶一路”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還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都將為企業提供新的、難得的發展機遇。 “談到絲綢之路,十五世紀時的馬六甲港曾是世界最繁忙的商港之一,在國際貿易中起了重要作用。”翁忠義說,跨越六個世紀后的今天,馬六甲海峽依然是一條繁忙的國際水道,但馬中主要貿易商品已從六個世紀前的絲綢、瓷器、胡椒、香料等原材料日漸轉化成當今的電子電器、石油化工、棕櫚油產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 他表示,2014年是中馬建交40周年紀念,馬來西亞領導人包括最高元首和首相訪華時都獲得最高禮遇接待。馬來西亞去年也很榮幸的被當選為第十八屆廈門投洽會的主賓國。今年,馬來西亞是東盟輪值主席國,將繼續在推動中國-東盟合作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完) |
相關閱讀:
- [ 01-23]騙了馬來西亞近百民眾上千萬元 漳州9人團伙被捕
- [ 01-23]中國恐怖嫌犯經東南亞參加IS 馬來西亞成跳板
- [ 01-23]百名馬來西亞居民受騙 跨國詐騙數額達千萬
- [ 01-17]中國將在馬來西亞哥打基納巴盧設總領館
- [ 01-15]馬來西亞發生車禍致8死21傷 據報車中無中國人
- [ 01-15]馬來西亞華僑:用良心堅守灌溉綠色食品陣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