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據香港《新報》23日報道,一項關于最適宜居住地區的最新調查顯示,香港的全球排名大跌至第33位。與此同時,法國里昂證券的一份消費者研究報告稱,日本和法國將取代香港成中國內地游客的最愛。國際形象在“占中”運動后每況愈下的現實在香港社會敲響警鐘。 《新報》報道稱,人力資源管理顧問ECAInternational制作的該排行榜評估全球450個城市的氣候、醫療服務可負擔程度、住房、基建、人身安全以及空氣質量等因素,綜合得出城市的宜居程度。調查發現,香港的吸引力下降16個位次,跌至第33位,同屬亞洲區的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在全球及亞洲區均排名榜首。該公司亞洲區域總監關禮廉說,最近幾個月的“占領運動”令社會及政治氣氛緊張,影響交通和市民生活,令香港在社會政治的得分下降。他預測,香港的政治不穩定性可能還會影響未來排名,與新加坡的差距越來越大。 調查公布后,在香港社會引發關注。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表示,對“占中”拉低香港宜居城市排名不感意外。他說,近年香港的排外心態愈趨強烈,如早前的“驅蝗”行動等,本土意識愈見高漲,均會影響香港的國際城市地位,急需認真檢討。香港《南華早報》23日報道稱,里昂證券的一份消費者調查咨詢約400名內地游客,其中約4成游客表示“占中”對他們造成某種影響。報告預計,香港從2013年到2020年的游客總體增長只有4%,香港對內地游客態度轉趨冷淡,是導致內地游客將舍棄香港改而前赴日本、法國、韓國和英國旅游的原因之一。 香港《東方日報》23日發表社評稱,“占領運動”雖然落幕,但留下永久的后遺癥。香港在宜居城市排名中暴跌就是社會泛政治化的必然結果。香港《大公報》的社論說,中央領導人早已一再勸喻和提醒,要港人珍惜來之不易的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大好局面,要珍惜“一國兩制”和今天作為中國人一分子的榮譽,宜居城市國際排名榜從另一角度對港人敲響了警鐘。 香港《成報》評論稱,港人有必要通過這次調查及排名認真反省。文章說,法治是香港的根基,穩定是香港發展的前提,正在展開的政改第二輪咨詢需要每一名市民積極參與,在“人大8·31決定”的框架下,共同討論制訂合乎主流民意的政改方案。 |
相關閱讀:
- [ 01-24]香港檢討宜居城市排名大跌:香港排外心態愈趨強烈
- [ 01-19]2014年福州宜居環境建設完成投資314億元
- [ 01-13]筼筜西片區主打"服務牌" 蓮前南片區打造宜居城區
- [ 01-04]美刊評出年度退休宜居國 各國如何爭搶中國游客
- [ 12-30]新加坡評中國十大宜居城市 澳門臺北入榜北上廣落選
- [ 12-25]延平區紫云街道:一場特殊的座談會 創建宜居美麗社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