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解讀李克強達沃斯致辭:中國式安心(圖)
2015-01-25 07:46: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孫靖 |
分享到:
|
全球商界精英希望傾聽中國的聲音,希望中國能夠為解決世界難題拿出一個有效的方案。圖為李克強總理出席達沃斯國際工商理事會代表對話會。中國新聞社劉震|攝 外界贊揚中國的承諾 與世界經濟論壇國際工商理事會代表會面之后,李克強總理作為世界經濟論壇開幕式上除主辦方和東道主之外唯一一位外國領導人,發表重要致辭。對此,外界又有什么反應呢? 第一個關鍵詞是安心。從李克強總理的講話中,美聯社讀出了“中國式的安心”(ChineseReassurance):“新常態”并不可怕;中國總理李克強緩解了國際社會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速放緩的擔憂,并且表示中國致力于與外部世界維護和平的關系。美國知名財經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的報道標題是“中國總理承諾不會有經濟危機”。 第二個關鍵詞是機會。法新社以李克強總理一句“中國經濟將不會硬著陸”為報道題目,強調了中國的改革最終將會使全球經濟增長更具有可持續性。印度最大的通訊社“印度報業托拉斯”在報道中也著重描述了李克強總理的這個說法:“無論多么困難,中國的結構性改革必須向前推進,全球發展才能獲得新動力。”美國《國際財經時報》則引用李總理的話,“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將為世界帶來更多的機會。” 第三個關鍵詞是開放。對路透社來說,李克強總理關于“中國將向外部世界更大程度地開放自己”的承諾顯然極具新聞價值,他們將李克強總理的這句話作為新聞快訊第一時間發出。這一點也是身處現場的《華爾街日報》記者發出報道的重要內容之一。 第四個關鍵詞是穩定。在講話中,李克強總理透露,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為7%,比2014年有所降低,但2015年中國經濟將實現超過8000億美元的GDP增長,“相當于5年前實現10%的增長”。德新社別具匠心,抓住了這一點,順理成章將報道取名“中國追求結構改革和穩定增長”。 第五個關鍵詞是火車。幾乎所有的外媒報道都注意到李克強總理在講話中用的形象比喻:“如果中國經濟是一列運行中的火車,我想強調的是這趟火車將不會失速也不會失去動力。” 在李克強總理發表演講之后,美國財經頻道CNBC就此采訪商界人士。全球500強企業德國漢高(Henkel)的首席執行官羅思德(Kasper Rorsted)認為根本就不用擔心中國經濟增速放緩,2014年前三季度,漢高在中國連續取得兩位數的增長;需要在與周圍比較后,才能正確地看待所謂的中國經濟放緩。他直言,“每一年我都聽到中國經濟降速的說法。但中國還將以7%的速度增長”,要知道這個增長率是德國的4到5倍,是整個歐元區的10倍,美國的增長率也僅是中國的40%而已。 美聯社關注到除了火車之外,李克強總理還將中國經濟與滑雪相比較:“好的滑雪手需要具備三個要素:合適的速度、保持平衡、勇氣;中國經濟同樣具備這三點。”如果說此前人們還在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將波及全球,從李總理的講話中,全世界可以看到,中國推行改革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世界;中國沒有躲避自己的國際責任。“中國的領導人有清醒的判斷、明確的想法、卓絕的領導力”。 |
相關閱讀:
- [ 01-24]世界再次站在十字路口 "數"讀李克強達沃斯致辭
- [ 01-24]“數”讀李克強達沃斯致辭
- [ 01-23]李克強結束年度首訪回到北京 經濟“強音”引廣泛熱議
- [ 01-23]李克強總理2015年達沃斯致辭中的妙語點睛
- [ 01-23]李克強結束年度首訪回到北京(組圖)
- [ 01-23]李克強達沃斯論壇闡釋“中國信心從何而來”
- [ 01-23]李克強與工商大佬對話后的對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