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過廢棄的帳篷,記者來到了盜洞的入口,這是一個看上去不足1.5寬的狹窄山洞,洞口處的鐵門被鎖了。 楊學安:當時挖的洞。大概有深幾百米了,上百米了。 調查時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了解到,黃龍玉的價格可謂是翻著跟斗不停地漲,也正是由于利益的驅使,私挖亂采一直屢禁不止。盜采者瘋狂盜洞,采挖黃龍玉。致使當地的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 時任龍陵縣安監(jiān)局局長的侯德升,出任小黑山主礦區(qū)的工作組的組長,回憶起當年的私挖盜采黃龍玉的場景時,當時發(fā)生的一切歷歷在目。 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局長侯德升:這一片不到0.5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大概聚集了1萬人左右,而且到后來已經發(fā)展到有黑惡勢力在山上強買強賣,打架斗毆。 這是2010年財經頻道記者用攝像機記錄下來的一幕,在這段流域內支著數以千記的藍色帳篷。當地村民把一段河道圈起來后,用抽水機抽干水,就開始挖掘黃龍玉。 隨后,在楊學安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另一個黃龍玉盜洞,這個洞距離上一個盜洞1000米左右,村民在半山腰上挖了一個五米寬的平臺。 記者:這也是一個盜洞。這里面有多深? 楊學安:快兩百米了。 楊學安告訴記者,他們也很無奈,作為礦山秩序整治工作組隊員他們沒有執(zhí)法權,再加上針對黃龍玉私挖亂采行為,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就算警察來了,當時也只能勸誡。 楊學安:以前沒有法律,沒有辦法。只能勸導。 記者深入漆黑盜洞:山體僅用幾根木頭支撐 沒有鼓風機就會缺氧。 那么盜采者挖出的盜洞究竟是什么樣呢?記者決定進洞一探究竟。 踩著冰冷刺骨的泉水,在楊學安的指引下記者往盜洞深處走去,這個盜洞高度大概在一米七左右,花崗巖的山體上,布滿了被風鉆留下的鉆眼。山體里一根突起鐵杵引起了記者注意。 記者:他們當時的條件應該是特別的簡陋。 楊學安:簡陋。 記者:這里面要是沒有鼓風機的話,肯定是不行的。 楊學安:不行,太缺氧了。 楊學安告訴記者平時村民們在鑿山挖玉的時候,整個山體都在震洞,若不是親眼所見,記者很難想象在這種非巖石結構的山體里,盜采者居然用簡單的幾根木頭支撐馬上要塌下來的碎石和泥土。 記者:居然用木頭支撐,這樣太簡陋了,就沒有別的防護措施了? 楊學安:沒有。 在盜洞里,周圍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當走到100米的時候,盜洞里突然出現一條岔路,楊學安告訴記者,村民們也是沿玉脈開采,發(fā)現玉脈不見了,就會換個方向繼續(xù)開鑿。經過一個鐵門后,黑壓壓的盜洞,令人透不過氣來。 |
相關閱讀:
- [ 01-22]黑龍江寶清縣一煤礦涉嫌盜采四年未有說法
- [ 01-04]福州閩侯奧特萊斯工地水泥攪拌站 趁夜盜采砂子
- [ 12-11]疏堵結合遏制盜采 今年榕查獲非法采砂船77艘次
- [ 11-13]閩侯偏僻水塘現非法采砂 記者目擊盜采過程 拾荒男子凌晨"跨欄"被撞身亡
- [ 10-09]閩侯百畝松樹被割皮盜采松脂 村民:問題長期存在
- [ 08-29]龍華兩男子自己非法盜采海砂 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