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華盛頓1月24日電(記者關建武 穆東)納粹集中營遺址,走在滿是碎石的道路上,年近九旬的內斯·戈丁不停地尋找著父親的遺跡。石頭與砂礫之間,埋葬著成千上萬名猶太男人、女人和兒童。天空陰沉,冷風陣陣。戈丁在用石塊搭起的防風罩內點燃一支蠟燭,為父親祈禱。 這是納粹集中營一名猶太幸存者70年后千里迢迢尋找父親遺跡的故事。 記者近日通過美國大屠殺紀念館媒體專員雷蒙德見到了戈丁,也聽到了那段悲慘、但需要被銘記的歷史。 戈丁1928年3月出生在立陶宛希奧利艾的一個傳統猶太家庭。媽媽當時經營著乳品店,爸爸在一家制鞋廠工作。她還有兩個哥哥。 1941年6月,德國納粹占領了希奧利艾。幾周后,納粹便以清理城市廢墟為名,將大約1000名猶太男性、包括未成年的男孩集中到樹林邊殘忍地槍殺了。不久,包括戈丁父親在內的大約2700多人又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并被納粹用毒氣殺害。 1944年,戈丁被關進施圖特霍夫集中營,從此與家人失去了聯系。在猶太婦女們的好心幫助和照顧下,她活了下來。“我當時身體瘦弱,她們給我面包,最重要的是給了我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 1945年3月,蘇聯紅軍從這座集中營里解救出包括戈丁在內的200名女性。戈丁不久后與母親團聚。婚后,她與丈夫揚科爾·戈丁于1950年移民到美國,并在華盛頓特區安了家。 “我常與人談起納粹占領時期的那段記憶,”戈丁說,“我這樣做是希望人類銘記真相。最重要的是,人們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再發生在其他任何人身上,無論他們信奉什么宗教、長得什么樣子、是哪國人。” 幾年前的一天,戈丁與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的理事們聊起此事,并在理事會的幫助下,踏上了“回鄉”之路,希望能夠找到父親留在那里的遺跡。這次旅程也再次揭開了封存在她心底已久的那段傷痛。 在納粹集中營遺址中的遇難者紀念碑前,當戈丁為父親祈禱時,一名來自英格蘭的老師帶著學生們默默圍在她的身邊。每個人都與她握了手,并告訴她,他們永遠不會忘記那段黑暗的日子。 現在,戈丁已經回到了美國。談起此次尋找父親的遺跡之行,她說:“我在奧斯威辛遇難者紀念碑前,為成千上萬的死難者做了祈禱,我的爸爸也在其中,他的名字叫平哈斯·加爾佩林。”但這趟“回鄉”之旅并沒有使戈丁的心就此“輕松”下來:“我絕對不會忘記那段歷史,忘記那一切!” |
相關閱讀:
- [ 01-12]恐襲陰影仍存 以色列請求法國加強保護猶太場所
- [ 01-10]巴黎猶太商店劫持事件至少4名人質遇難
- [ 11-25]“猶太國家”法案引爭議 阿拉伯人或成二等公民
- [ 11-24]以內閣批準"猶太國家"法案 非猶太人恐淪為二等公民
- [ 11-24]以色列內閣批準將該國定義為“猶太國家”法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