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2011年6月30日,一輛CRH380型高速列車從上海虹橋站駛出。當日,京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新華社記者 凡軍 攝 運營3年如何實現盈利?——京滬高鐵帶來的啟示 近期,一則來自京滬高鐵公司的消息引起海內外關注:全年京滬高鐵運送旅客超過1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7%,首次實現盈利。 鐵路,尤其是高鐵,建設投資大,回報周期長,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高鐵都在虧本運營。京滬為什么能夠盈利,而且是運營3年多就實現盈利?京滬高鐵帶給我們什么啟示? 意想不到的出行需求 “客運難以盈利是鐵路的通病,高鐵尤其如此。”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蔡慶華說。 這個高鐵運營的一般規律,硬是被京滬高鐵打破了。 京滬高鐵從1990年就提出建設構想,直到2008年開工,歷時18年,期間起起伏伏。當初人們爭論的焦點之一,就是要建一條什么標準的鐵路、以什么方式建和建成之后是否有客流需求。 反復爭論后,京滬高鐵終于上馬。歷時3年半的建設,這條世界上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鐵,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投資規模最大的建設項目通車運營。根據最終批復,京滬高鐵概算為2088.4億元。 “高鐵客流有一個逐漸培養的過程,初期不可能滿負荷運營。當初預計的是:5年建設周期,之后再運營5年,逐漸達到盈虧平衡,之后用14年還本付息。”蔡慶華告訴新華社記者。 實際開通后,情況超出預想,運量和收益快速增長。 2011年6月30日至12月31日,京滬高鐵日均發送13.2萬人;2012年全年日均發送17.8萬人次;2013年日均發送23萬人次;去年日均發送超過29萬人次。 “去年京滬高鐵發送旅客突破1億人次,日均超過250列高鐵列車運行,就這樣還是不能滿足高峰時期旅客出行需求,上行上午時段、下行晚上時段已無空間再安排列車開行,特別是蚌埠到徐州間能力明顯受限。”蔡慶華說。 他指著京滬高鐵地圖:“照這樣發展,說不定哪天就要修建京滬第二高鐵了。” |
相關閱讀:
- [ 01-24]閩擬建5類房車營地 廈3條主干道紅綠燈聯網 節前榕飛京滬機票低于動車票
- [ 01-23]廈醫保省外一站式結算醫院將增加 目前有京滬12家
- [ 01-23]赴京滬就診可就地報銷引關注 有疑問可撥打12333
- [ 01-22]快的打車推“快樂星期五” 京滬寧杭周五立減起步價
- [ 01-22]廈醫保率先實現異地就醫 市民京滬看病可就地報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