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世界大國閱兵風格:俄愛秀肌肉 法國多走心
2015-01-28 07:10:37?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周艾連 |
分享到:
|
“利用戰爭勝利紀念日舉辦閱兵是國際慣例”,香港《太陽報》舉例說,去年6月,法國邀請美俄英等國領袖參加盟軍諾曼底登陸70周年閱兵式;俄羅斯則隔三差五就舉行各種形式的紅場大閱兵,以展示國威軍威。 與法俄相比,印度閱兵的頻率一點也不少。每年1月26日,印度都舉行“共和國日”閱兵,去年邀請的外國主賓是日本首相安倍。今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則與印度總理莫迪一起觀看了第66個“共和國日”閱兵。除了國慶閱兵,印度每年還有陸軍建軍節、空軍建軍節等閱兵式。英國則習慣每年6月12日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生日之際舉行閱兵儀式。 楊毅對《環球時報》表示,閱兵因為各國國情不一樣,很難說多或者少哪個更好。各個大國閱兵的風格和目的性有所不同。法國不以展示武器裝備為主,它的閱兵主要是為了增加民眾自豪感,提醒民眾不忘歷史。俄羅斯的閱兵主要有雙重意義,在特殊的日子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提醒民眾勿忘歷史,同時也展示肌肉,告誡西方俄羅斯絕非等閑之輩。美國搞大規模閱兵很少,這是因為美國的軍事力量全球存在,沒有人對美國的軍事實力存有疑問。 【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特約記者 李珍 王剛 環球時報記者 譚福榕 曲翔宇 甄翔 豐豆 柳玉鵬】 |
相關閱讀:
- [ 01-27]中方回應“將舉行大閱兵”報道:維護戰后國際秩序
- [ 01-27]奧巴馬出席印度閱兵式 美媒稱意在制衡中國(圖)
- [ 01-27]奧巴馬出席印閱兵 美印親密背后暗藏芥蒂
- [ 01-27]奧巴馬出席印閱兵 冒雨檢閱俄制武器
- [ 01-27]奧巴馬在防彈玻璃罩里看印度閱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