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月27日電(記者盛捷 實習生楊佳蕊)27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獲悉,來該院就診的23歲小伙小亮(化名)因重癥病毒性心肌炎進入東大附屬中大醫院ICU病房搶救,在心臟停止工作長達七天之久,依靠體外人工心臟來完成身體各項器官和機能的工作需要,如今其健康狀況正在逐步恢復。 小亮回憶,自己從2號開始,就因感冒覺得全身乏力,氣喘胸悶,但當時并沒有在意,直到1月6日,小亮來到當地醫院(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被診斷為重癥病毒性心肌炎,并且病情就不斷加重,不久就陷入了深度昏迷。 9日深夜,南京市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學科接到了這一緊急求助信息,“10日凌晨,我們就將病人轉移到了中大醫院的ICU病房,當時病人的心臟跳動已經十分微弱。”中大醫院重癥學科副主任醫師劉玲介紹,“我們通過“葉克膜技術”為病人建立起了體外心臟,使病人全身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血液循環由“葉克膜”技術完成。” 據了解,正常人心臟每跳動一次就能泵出足夠的血液來滿足全身的血液循環,而根據心臟彩超顯示,小亮的心臟已經幾乎不能工作,而“葉克膜”技術能在最短時間內為小亮建立起一個人工的心肺。 劉玲解釋,“葉克膜”技術類似于一顆人工心臟,“葉克膜”裝置將小亮體內的絕大多數血液引出體外,經人工膜肺氧合后再回輸體內,從而代替小亮自身心肺功能進行生命支持。在這一技術手段的支持下,四天后小亮“罷工”的心臟開始逐漸工作,各項功能開始恢復,七天后小亮成功脫離了體外心肺支持,恢復了自主心肺功能。目前,小亮正在逐步康復,不日便可出院。 談及這一病例,重癥學科主任邱海波教授表示,小亮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見,但也應引起廣大民眾的注意,“病人起初就是普通的感冒,后來因病毒感染了上呼吸道,導致了重度心肌炎的病癥。” 主任醫師楊毅提醒廣大網友,冬春季節是流感的多發季節,盡管大部分感冒不會引發病毒感染,但還是會有部分病毒會轉變成肺炎、心肌炎等疾病。感冒期間,患者應多加休息,如有關節酸痛,胸悶氣喘或咳血性痰等癥狀的患者,應引起重視,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最佳的診斷時間。(完) |
相關閱讀:
- [ 01-25]福州:幼兒心臟功能不全重度肺炎 醫療費愁煞人
- [ 01-23]細菌筑窩“啃食”她的心臟 8小時手術終于修補
- [ 01-19]美醫生使用3D打印心臟模型挽救四歲女童性命
- [ 01-16]王毅:希望“非洲心臟”跳得更平穩、強勁、可持續
- [ 01-15]依伯心臟突然不適 福州177路公交司機闖紅燈送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