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29日電(記者 闞楓 馬學玲)28日,官方證實了“60后”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履新環保部的消息,“學而優則仕”現象再度出現在政壇。作為環境領域權威專家,作別書齋,走向仕途的陳吉寧,將如何把脈問診中國環保路,外界抱以期待。 “環境專家”履新環保部 1月28日晚間,環保部官網發布消息稱,當日,中央組織部王爾乘副部長到環境保護部宣布中央決定,陳吉寧任中共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免去周生賢中共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職務。 雖然此前關于陳吉寧將上調中央部委任職的消息早已有傳,但是此次官方證實后,輿論再次聚焦了這位60后“環境專家”。 現年51歲的陳吉寧,與環境保護淵源頗深。 公開資料顯示,陳吉寧1981年即與環保結緣,于當年9月開始在清華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學習,直至1988年獲理學碩士學位。 此后幾年,他赴英深造。其間,再度與環保結緣,于1989年至1992年,在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土木系環境系統分析專業攻讀博士學位,獲理學博士學位。此后幾年,他在該學院相繼攻讀博士后、擔任助理研究員。 1998年3月,陳吉寧回清華大學任教,1999年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再度與環保結緣。 此后2006年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一年后,任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2012年1月任清華大學校長。 在學術上,陳吉寧可謂環境領域的權威專家。清華大學官網公布的簡歷顯示,他長期致力于環境系統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將系統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應用于環境工程、規劃、管理和政策研究,特別是如何解決復雜環境問題的綜合性評估及其中的不確定性問題。組織、承擔和參與了多項國家攻關、重大專項、基礎研究以及國際聯合科研項目等。 不僅在學術方面是內行,對于今次任職的環保部來說,陳吉寧也不陌生。在清華大學任職期間,他就常與環保部打交道,目前擔任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等職。 有分析稱,在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的當下,此次陳吉寧調任環保部頗受期待,因為環保部需要一個務實、能把環保當作一門科學的專業人士來主政,而陳吉寧在專業上的優勢或許能為環保工作把準脈絡,尋得出路。 “學而優則仕”再現政壇 陳吉寧此次履新,也讓中國政壇再度出現“學而優則仕”現象。從高校校長調任部委高官,陳吉寧并非首例。近年來,知名學者從政,任職中央部門,成為一種引人關注的現象。 現任部委“一把手”中,科技部部長萬鋼,曾是同濟大學校長,2007年他從同濟大學調任科技部;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連續在北京師范大學學習工作20余年,2001年由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任上調任教育部副部長。 同樣出自清華大學,中組部常務副部長陳希曾擔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2008年調任教育部副部長,此后相繼在遼寧、中國科協和中組部任職。 此外,近年來受到輿論關注的還包括,2013年10月,法學教授徐顯明由山東大學校長任上調任中央綜治辦專職副主任(副部級)。 在陳吉寧此番調動前不久,2014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曾印發《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這份文件透露的選任干部諸多新趨勢,備受輿論關注。 《綱要》明確提出,“注重從國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培養選拔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其中,在領導班子知識專業經歷結構方面還指出,“重視充實熟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工作的干部。” 觀察此次人事變動,值得一提的是,陳吉寧此番接任的周生賢今年已年滿65歲,到了正部長級官員的退休年齡。有媒體分析,按相關法律規定,陳吉寧很可能循例陳政高2014年接掌住建部的模式,即先接替周生賢擔任環保部黨組書記,并在其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走完法律程序,擔任環保部部長。 陳吉寧若接任環保部長,環保部將成為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第三個更換“一把手”的國務院組成部門。2013年3月至今,因年齡原因,住建部原部長姜偉新、文化部原部長蔡武分別在2014年6月、12月卸任,兩部門分別由陳政高、雒樹剛接掌。 此外,若接任環保部長,今年2月將年滿51歲的陳吉寧,將成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中最年輕的“一把手”。(完) |
相關閱讀:
- [ 01-28][環境]如何整頓化工類污染企業 建設清新福建
- [ 01-28]北京一大廈暴發麻疹疫情 專家稱與環境封閉有關系
- [ 01-28]2014年福建省環境質量:福州空氣達標天數95.5%
- [ 01-26]福建掛牌督辦首批18家環境問題企業 泉州占3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